“十二五”期间主要工作
“珠三角-环北部湾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计划项目从2009年开始实施,可分为3个阶段,2009—2011年重点是1∶25万环境地质调查和重大环境地质问题梳理,编制基础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图件;2012—2014年按标准图幅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对重大地质问题开展专题研究;2015年仍按标准图幅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归口泛珠三角地区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由武汉地质调查中心组织实施。2011—2015年,先后部署了“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城市群地质环境综合调查”等20个工作(子)项目,承担单位有武汉地质调查中心、广东省地质调查院、广东省水文地质大队、广西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海南省地质调查院、海南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等。
珠三角-环北部湾经济区项目总体目标是:开展珠三角-环北部湾经济区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工作;梳理珠三角-环北部湾经济区重大地质环境问题并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综合集成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成果,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功能区划;为珠三角-经济区城市建设布局和功能区划、重大工程建设与灾害防治、海岸带开发等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工作任务:
(1)开展珠三角-环北部湾经济区1∶25万环境地质调查,编制1∶25万环境地质基础图系。
(2)开展经济区重点地区1∶5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基本查明水工环基础地质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3)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主要包括第四纪地质、岩溶塌陷调查、断裂活动性调查等。
(4)初步建立经济区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和动态评价平台。
(5)开展经济区地质环境条件评价与区划。
部署重点地区:在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北部湾经济区、海南国际旅游岛等重点地区,按标准图幅开展1∶5万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完成1∶25万环境地质图系编制;开展珠江三角洲、北部湾经济区和海南国际旅游岛断裂活动性调查。
完成的图幅调查:2012—2015年,区内共完成水文地质调查41幅,工程地质调查34幅,岩溶塌陷调查21幅。其中岩溶塌陷调查由“重点地区岩溶塌陷调查”计划项目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