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主要工作

三、“十二五”期间主要工作

“十二五”期间,中国地质调查局在湘鄂桂山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危害人口多的典型流域(三峡库区巫山段、巴东段,三峡支流乌江、小江,鄂西清江,鄂西北堵河流域,湖南资水流域柘溪段)和重点集镇,部署开展了以1∶5万标准图幅为基本单元的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和研究工作,以及湘鄂桂山区重要山区城镇(鄂西南山区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示范工作。2011—2015年,先后部署了“长江上游宜昌-江津小流域地质灾害调查与早期预警”等12个工作项目(子项目)(表8-1),承担单位有武汉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等。

表8-1 湘鄂桂山区地质灾害调查工作项目一览表

湘鄂桂山区地质灾害调查项目的主要目标是:在湘鄂桂山区,选择地质灾害高发、人口密集的典型流域、重要工程区,按照1∶5万比例尺开展地质灾害调查。查明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和发育分布规律,研究不同地区、不同成因类型地质灾害形成机理和成灾规律,提升对湘鄂桂山区重大地质灾害问题的认识和防范能力;探索地质灾害调查评价、监测预警新技术新方法;加强地质灾害调查人才队伍培养和应急服务能力,提高地质灾害综合防治能力,有效降低和预防地质灾害造成的重大伤亡及经济损失。

部署重点:开展三峡库区巫山段、三峡库区巴东段、乌江流域、小江流域1∶5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开展湖北清江支流、堵河流域、湖南资水流域柘溪段1∶5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开展鄂西南山区城镇地质灾害调查与风险评价示范工作。

完成的主要工作:2011—2015年间,共完成6 条流域、28 图幅,1∶5 万地质灾害调查21 841km2,除“资水流域柘溪段地质灾害”“丹江口库区堵河流域地质灾害调查”由于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部署变化暂时终止实施外,全面完成项目工作任务,增强了区域防灾减灾能力,为国土资源规划和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