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主要工作
“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质环境调查与区划”计划项目从2009年开始实施,可分为3个阶段:2009—2011年,重点是1∶25万环境地质调查和重大环境地质问题梳理,编制基础性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图件;2012—2014年,按标准图幅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对重大地质问题开展专题研究;2015年,仍按标准图幅开展1∶5万环境地质调查,归口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由南京地质调查中心组织实施。2011—2014年,“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质环境调查与区划”先后部署了“武汉城市圈地质环境调查与区划”等12个工作项目(表7-1),承担单位有武汉地质调查中心、湖北省地质环境总站、湖南省地质调查院、江西省地质调查院、江西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
表7-1 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质环境调查项目表
长江中游城市群计划项目总体目标任务是: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群环境地质调查与区划工作;梳理长江中游城市群重大地质环境问题并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提出对策建议;综合集成环境地质调查评价成果,进行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与功能区划;为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布局和功能区划、重大工程建设与灾害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主要工作任务是:
(1)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群1∶25万环境地质调查,编制1∶25万环境地质基础图系;
(2)开展城市群重点区1∶5万水文地质工程地质调查,基本查明水工环(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基础地质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3)开展专题调查研究,主要包括第四纪地质、岩溶塌陷调查、应急(或后备)地下水源地勘查、活动断裂调查等;
(4)初步建立城市群地质环境信息系统和动态评价平台;
(5)开展城市群地质环境条件评价与区划。
部署重点:在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等重点地区,完成1∶25万环境地质图系编制;按标准图幅开展1∶5万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群活动构造与地壳稳定性评价,开展长江中游城市群地质环境调查信息系统和四维地质填图平台建设方法、国土规划中的地质环境评价方法等综合研究。
完成的图幅调查:2012—2014年,区内共完成水文地质调查28幅、工程地质调查40幅、岩溶塌陷调查18幅(表7-2、图7-2)。其中岩溶塌陷调查和相关区域的水文地质调查由“重点地区岩溶塌陷调查”计划项目组织实施,包括“武汉市岩溶塌陷调查”“湘中地区岩溶塌陷调查”。
表7-2 1∶5万环境地质调查完成的图幅及工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