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找矿进展与成果

二、主要找矿进展与成果

(一)投入的主要工作及进展

“十二五”期间,国家公益性地质工作共安排1∶25万区域地质调查3项、1∶5万区域地质调查12项、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2项、1∶5万重力调查2项、1∶5万高精度磁法测量1项、1∶5万矿产远景调查21项、重点地区调查评价2项、综合研究12项(表4-1)。

共圈定物探异常418处、1∶5万水系沉积物异常767处,新发现矿(化)点104处,新发现矿产地9处,圈定找矿靶区90处。引领和拉动了商业性矿产勘查,如广东河台金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新增金资源量22.60t,海南土外山矿区新增金资源量25.2t;广西平南-昭平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新增金资源量15.35t。

表4-1 “十二五”钦杭成矿带(西段)新发现的重要矿(化)点及找矿靶区统计表(部分)

续表4-1 

(二)重要矿产勘查成果

1.广东河台金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

该整装勘查区涉及广东省高要市、广宁县及德庆县,面积1109km2。“十二五”期间投入勘查资金共6 865.8万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 345.9万元、地方财政投入120.0万元、社会资金投入5 399.9万元。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1∶5万地球化学调查1886km2、1∶5万高精度磁法测量400km2、钻探39 031.61m、槽探4321m3

新增金金属资源量22.60t,其中(332)类7.24t、(333)类10.27t、(3341)类5.09t。主要由3个矿区提供(图4-6):京村金矿区金金属量10.72t;高村矿区金金属量(333+3341)有6.23t,平均厚度2.62m,平均品位为10.18g/t;后迳矿区金金属量(333+3341)有5.37t,平均厚度1.75m,平均品位为6.61g/t。主要矿床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和石英脉型。

(1)德庆县京村金矿区共圈定出金矿体4条(图4-7、图4-8),分别为泥涝埌区段的V0号矿体及前案区段的V1、V2、V3号矿体(图4-7),其中V1、V2 号具有支脉。新增金金属量10.72t(其中,332资源量7.24t、333资源量3.48t),平均厚度0.92m,平均品位为6.25g/t。

图4-6 广东河台金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地质简图(据广东省地质局,2015)

1.下志留统;2.震旦系云开群C组以片岩类为主的岩段;3.震旦系云开群C组以石英岩为主的岩段;4.海西期—印支期黑云母二长花岗岩;5.海西期—印支期黑云母斜长花岗岩;6.海西期—印支期黑云母混合花岗岩;7.混合岩;8.糜棱岩带及其编号;9.实测及推测正断层;10.实、推测逆断层;11.实、推测性质不明断层;12.“一斤一两”倒转复背斜;13.勘查区或矿区范围

图4-7 广东省德庆县京村矿区矿体分布平面图(据广东省地质局,2015)

图4-8 德庆县京村矿区前案区段70勘探线剖面图(据广东省地质局,2015)

(2)找矿预测。根据矿体分带产出沿倾向依次呈1/2间距变小的趋势,预测在西段的京村、泥涝朗一带,中部的宝鸭塘、太平顶一带可作为进一步的找矿区;根据矿体向NE 侧伏的规律,在高村矿床的NE 侧可以向深部延伸,因此高村矿体的NE 侧深部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2.广东阳春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

该整装勘查区位于桂东-粤西成矿带东段,行政区隶属广东省阳春市管辖,面积1060km2。累计投入勘查资金5477万元,其中国家财政资金1770 万元、广东省地勘基金1120万元、企业资金2587万元。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钻探19 084.56m、槽探18 365m3、坑探4 087.94m,圈定1∶5万高精度磁异常30处、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19处,提交新发现矿产地4处,新增铜金属量(333+3341)达13.03万t、铅锌金属量(332+333)达4.82万t、金金属量(333+334)达5.47t,提交找矿靶区8处。

1)广东省阳春市庙山铜多金属矿

物探异常深部验证取得重要进展:在磁异常ΔT1 和ΔT2 间梯度带中施工的ZK602见矿总厚度17.50m(图4-9),局部见致密块状磁黄铁矿黄铜矿石(图4-10),Cu平均品位为2.95%,其中502.59~509.01m 处,厚6.42m,平均品位Cu 6.3%、Zn 1.06%、Ag 115.89g/t,伴生W、Bi,为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床。

图4-9 阳春市庙山铜多金属矿区地质简图(据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2015)

图4-10 致密块状磁黄铁矿黄铜矿石

2)广东省阳春市旗鼓岭铜多金属矿

地表圈定含铜矽卡岩带3处、角岩带3处,矿化带2处(图4-11)。

图4-11 广东省阳春市旗鼓岭铜多金属矿地质略图(据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2015)

(1)V1 矿带地表控制走向长约600m,宽4~71.54m,圈定矿体3 条,矿体水平厚度2.95~7.3m,平均品位Cu 0.2%~2.17%、WO30.064%~0.12%。物探验证钻孔ZK002在CSAMT 测量低阻异常中揭露矿(化)体30段,其中工业矿段总厚度63.38m,低品位(边界品位以上、工业品位以下)矿化段总厚84.75m,查证误差极小(图4-12)。

(2)V2 矿带地表控制走向长约800m,最厚约11.25m,圈定矿体2条,矿体水平厚度5~6.19m,矿体平均品位Cu 0.23%~0.408%、WO30.128%~0.13%。

初步估算WO3 金属资源量1.38万t、Cu金属资源量6.96万t。找矿工作成效显著。

3)广东省阳春市石菉铜钼矿

在深部新发现厚大的矽卡岩型钨矿体:ZK8504 控制真厚度19.43m,质量分数WO3 0.246%、Mo 0.044%,为下一步勘查工作提供了新方向。

图4-12 广东旗鼓岭铜多金属矿区28线CSAMT 剖面图(据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2015)

4)广东省阳春市文光岭铅锌银多金属矿

控制矿(化)体6条,ZK801见矿总厚度13.74m。其中87.03~88.84m 处,厚1.42m,平均品位Pb 3.93%、Zn 7.55%、Ag 141.88g/t,伴生Cu。属构造热液脉型矿化。

5)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区内北东—北北东向与东西向构造的复合部位(阳春盆地边缘坳陷带)和北西向的信宜-潭水隐伏控岩控矿构造带分别控制了与Fe-Cu-Mo-Pb-Zn等矿化有关的同熔型I型花岗闪长岩及与W-Sn-Mo-Bi等矿化有关的高分异A 型花岗岩两类岩体的展布及与之相关的多金属成矿作用的展布,近东西向、北西西向构造与矿床定位有关;全区的地层不同程度富集W、Sn、Pb、Zn、Au、Ag等成矿元素,一定程度上提供了矿质来源,泥盆系—石炭系的碳酸盐岩建造是区内最重要的赋矿层位;上述地段叠加有物化探异常的部位是区内找矿的最有利部位。

根据上述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信息,划分出7个找矿预测区:石菉-锡山、永宁、黑石岗-高基、合水、新屋、岗美-阳春、九岗头。

3.广西壮族自治区大瑶山成矿带平南-昭平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

该整装勘查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部贵港市平南县、梧州市藤县、贺州市昭平县境内。东起京南—马江,西至国安—大鹏,南起京南—思旺,北止富罗—汉豪—马练,面积约1217km2

“十二五”期间,投入经费为1.435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1100万元、地方财政资金600万元、社会资金12 650万元。完成主要工作量:1∶5万地质矿产填图960km2、1∶5万高精航磁测量1320km2、槽探101 738.2m3、坑探14 319.28m、钻探57 669.35m。

工作重点是以区内构造蚀变岩型、斑岩型金多金属矿为主要勘查对象。主攻湾岛金矿、同刀金矿、新众金矿、新坪金矿、大黎多金属矿、六黎金银钨矿等多个金、金多金属矿的分布规律和资源潜力。

新增金金属资源量(332+333)达15.35t,新发现矿产地2处。

1)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湾岛金矿

首次在大瑶山成矿带发现新的矿床类型——斑岩型金矿床,金矿体主要产于斑岩体中。主要对产于湾岛斑岩体及其内外接触带中的7个主矿体、25个小矿体(图4-13)进行控制,对新发现的黄金坡含金斑岩体进行了初步控制。基本查明了1、2、3、4、5、6、7号主矿体群的分布、产状、规模及矿石质量。新增金金属资源量(333)达11t,平均品位为3.31g/t。

图4-13 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湾岛金矿区地质简图(据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南宁地质勘察院,2015)

2)广西壮族自治区昭平县新坪金矿

新坪金矿区圈出Ⅰ、Ⅱ、Ⅲ、Ⅳ、Ⅴ号含金构造破碎带,主要对产于Ⅲ号含金构造破碎带中的4个金矿体Ⅲ-①、Ⅲ-②、Ⅲ-③和Ⅲ-④的走向、倾向进行了控制;在矿区西部新发现斑岩型钨钼矿体,最厚为51.02m(图4-14),走向、倾向均未控制。查明金金属量(332+333)5.23t,平均品位为2.09g/t,其中金金属量(332)达1.55t,平均品位为3.41g/t;钨(WO3)金属量(333)为5 818.22t,平均品位为0.109%。

3)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区域上,金多金属矿床沿凭祥-大黎深大断裂呈等距离展布,由西往东依次产有新坪金钨多金属矿、大黎金钼多金属矿、桃花金矿、湾岛金矿;各个矿床也存在较明显的分带性:中部的大黎岩体由内往外为钨钼矿床—铅锌矿床—金矿床;西部的新坪隐爆角砾岩体外带向外为钨钼矿—铜铅锌矿—金矿的水平分带;中、东部的桃花和湾岛矿区则出现较明显的垂向分带(三层楼成矿模式):即上部为石英脉型金矿,中部为构造蚀变岩型金银矿,下部为斑岩型金-铜矿。根据成矿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勘查工作,定能取得新的找矿突破。

坪金矿区193勘探线剖面图(据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南局南宁地质勘察院,2015)

根据上述成矿规律和找矿预测信息,整装勘查区内大致可以划分4个找矿预测区:新坪—双上林场—六庙一带、大黎岩体南侧、桃花矿田外围及深部、大王金顶西侧—下更—必定一带。

4.海南昌江-东方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

海南昌江-东方地区金矿整装勘查区位于海南省西部的昌江县和东方市境内,北起昌江县十月田镇,南至东方市中沙镇,面积约为889km2。2013—2015年,全区共投入资金2.032 4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投入1590万元、地方财政投入100万元、社会资金投入18 634万元。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有:1∶5 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1089km2、1∶5 万高精度磁法测量1489km2、1∶5万地球化学测量(水系沉积物测)889km2、钻探116 134m、坑探7065m、槽探141 394m3、浅井1042m 等;圈定1∶5万高精度磁异常25处、1∶5万水系沉积物综合异常41处,新发现金矿点6处;新增金资源量(333及以上)达32.17t。

矿床类型主要有蚀变糜棱岩型、蚀变碎裂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期—燕山晚期。其中,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和蚀变碎裂岩型金矿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期,石英脉型金矿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晚期(图4-15)。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和蚀变碎裂岩型金矿受后期热液影响明显。

1)海南省昌江县土外山金矿(图4-15)

图4-15 海南省昌江县土外山金矿区地质图(据海南省地质调查院,2015)

2013—2015年,以钻探、坑探及井探为主要手段,对土外山金矿Ⅳ号脉带的深部(-30m以下)延伸进行了追索与控制,大致查明了Ⅳ号脉带深部的分布、产状、规模及矿石质量。期间共探获金资源量(122b+333)达16.06t,平均品位2.73g/t,增储潜力大,预测可达到大型规模。

2)戈枕剪切带南段新发现含金糜棱岩带

通过近两年的工作,初步查明了戈枕剪切带南段不磨—公爱八队一带糜棱岩的分布情况(图4-16),特别是在不磨金矿区Ⅲ号脉带等地段发现厚而富的糜棱岩金矿体,找矿取得了重大进展。

不磨Ⅲ号脉带初步圈出含金糜棱岩带30多米宽,金矿化连续性好,平均品位7.2g/t,最高品位90.5g/t,目前在最高品位(90.5g/t)点位所在位置,正在施工竖井(图4-17),开展进一步的勘查,找矿潜力巨大。

图4-16 戈枕剪切带南段不磨-公爱八队一带地质简图(据海南省地质调查院,2015)

1.砂砾层;2.结晶灰岩;3.板岩;4.碳质板岩、炭质千枚岩;5.千枚岩;6.石英砂岩;7.石英云母片岩;8.黑云斜长片麻岩;9.混合岩;10.硅化岩;11.花岗伟晶岩;12.黑云母二长花岗岩;13.糜棱片岩;14.初糜岩;15.糜棱岩;16.石英脉;17.矿体;18.闪长玢岩;19.辉绿玢岩;20.长英岩;21.蚀变岩;22.硅化碎裂岩带;23.地质界线;24.断层及编号

4-17 不磨Ⅲ号脉带含金糜棱岩带及正在施工的竖井(据海南省地质调查院,2015)

区内以往查明的金矿体主要发育在戈枕剪切带北西盘的中元古界抱板群中,但近3年在红泉十队、包拔、温村、白马岭等地的剪切带南东盘的早古生代地层中也发现了蚀变碎裂岩型金矿(化)点(表4-2)。

表4-2 戈枕剪切带南东盘早古生代地层中新发现金矿(化)点概况表

3)物化探找矿技术方法

本书作者初步提炼了一套适合于本区金矿勘查的大比例尺物化探找矿方法,物探工作手段为激电中梯或激电测深,化探工作手段为土壤地球化学和深穿透地电化学测量,其中以化探工作为主,深穿透地电化学、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同步开展并圈定异常区;以物探工作为辅助手段,在圈定的化探异常区利用极化率异常对矿体的可能赋存位置进行辅助判断。

开展方法试验的几种物化探手段中,深穿透地电化学测量效果最好,地电化学金异常对已知矿体的响应度最高、指示作用最强,在每一个已知矿区都对地下已知矿体做出了良好的指示,并且地电化学金异常范围与已知矿体分布范围的一致性也较好,因此深穿透地电化学测量是区内金矿勘查的一种比较有效的重要化探方法。

4)成矿规律与找矿预测

根据对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成矿作用特征标志的分析,初步建立了勘查区的金矿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图4-18):

(1)区内的金矿床的矿床类型为与侵入岩浆作用有关的岩浆期后热液矿床。

(2)岩浆侵入体在成矿作用中通过成矿流体提供部分物源和热源,在剪切变形的动力作用下,也使围岩中的金物质富集,并随着动力作用减弱,从中心到边部发育蚀变糜棱岩型、蚀变碎裂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

(3)区内金矿石类型有蚀变糜棱岩型、蚀变碎裂岩型和石英脉型金矿。

(4)金矿床/矿体受剪切带地层、构造及岩浆活动等因素控制明显。矿体产于中元古界长城系抱板群中;北东向的戈枕韧性剪切带是控制蚀变糜棱岩型金矿的主要构造带,其派生次级北东向—近东西向的韧性-脆性断裂破碎带则主要控制本区蚀变碎裂岩型金矿的产出,剪切带旁侧脆性变形主要控制石英脉型金矿的产出。

(5)空间分布特征。金矿床在空间分布上沿戈枕韧性剪切带显示一定等距性,且已知金矿床(点)均分布于剪切带内及其上盘。金矿类型则沿戈枕韧性剪切带自中心带至边缘带具侧向变化规律:在韧性剪切带的中心部位因构造应力强烈,处在韧性构造环境,形成与韧性变形有关的土外山、抱板、二甲红甫门岭蚀变糜棱岩型金矿;在韧性剪切带的边缘部位,由于构造应力变弱,从韧性向脆性发展,主要处在韧-脆性构造环境,形成以韧-脆性变形为主的二甲北牛等蚀变碎裂岩型金矿;在剪切带边缘部位的更旁侧呈脆性变形充填石英脉,形成那都、不磨等含金石英脉型金矿。

图4-18 海南昌江-东方金矿整装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据海南省地质调查院,2015)

1.奥陶系南碧沟组和下志留统陀烈组;2.中元古界峨文岭组;3.中元古界戈枕村组;4.燕山期花岗岩;5.海西期—印支期混合花岗岩;6.中元古代片麻状(二长)花岗岩;7.韧性剪切带;8.超糜棱岩带;9.糜棱岩带;10.糜棱岩化混合岩带;11.碎裂岩带;12.石英脉带;13.金矿体;14.岩浆热液;15.大气降水;16.混合热液;17.后期部分含矿热液运移方向

(6)成矿时代。蚀变糜棱岩型和蚀变碎裂岩型金矿成矿时代主要为印支期—燕山早期,石英脉型金矿成矿时代主要为燕山晚期。

(7)矿体产状。蚀变糜棱岩型金矿体产状严格受剪切带产状控制,剪切带北段倾向北西,金矿体产状为北西向,剪切带南段倾向南东,金矿体产状为南东向,金矿体受剪切带控制,倾角较大,一般为60°~75°,局部大于80°;蚀变碎裂岩型金矿体产状主要受剪切带旁侧的断裂控制,主要走向有北东东—南东东向,倾向北北西—北北东,倾角变化较大(32°~79°);石英脉型金矿体受剪切带边缘部位的更旁侧呈脆性变形充填石英脉控制,走向有近东西向、北西向、北西西向、北东向及近东西向,倾向变化范围大,倾角相对平缓。

(8)矿体形态。金矿体形态主要以脉状及透镜状为主。

(9)矿体埋深。金矿体埋深较浅,一般均有矿脉在地表出露;矿体延深情况受矿体产状的影响变化明显,蚀变糜棱岩型矿体受剪切带构造控制,产状较陡,向深部延伸较大,蚀变碎裂岩型和石英脉型矿体产状受次级断裂控制,产状较平缓,向深部延伸小。

(10)成矿物质来源。金矿物质来源主要为侵入花岗岩及周边地层。

根据上述成矿规律及物、化探找矿预测信息,初步建立了戈枕剪切带的找矿预测模型,开展了深边部找矿预测区圈定,认为下一步有望取得重要找矿突破的区块主要为土外山(近两年增储明显)以及有新发现金矿点且有明显化探异常的不磨Ⅲ号脉带、公爱八队、红泉十队、包拔、温村等工作区。

5.湖南省冷水江市锡矿山锑矿接替资源勘查(图4-21)

1)项目概况

项目起止时间:2013—2014年。矿床类型为似层状硅化岩型锑矿床。累计批复的主要实物工作量:钻探8980m、1∶2万磁法测量40km2、1∶2.5万重力测量80km2、1∶1万地质测量(简测)4.66km2。累计批复经费1290万元,其中中央财政430万元、地方财政和矿山企业匹配860万元。项目预期成果提交资源量(333):锑2万t。

2)实施情况

累计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钻探9 012.73m、1∶2万磁法测量40.5km2、1∶2.5万重力测量81km2、1∶1万地质测量(简测)4.66km2

3)主要成果

(1)对飞水岩、谭家冲矿段进行普查,对槐花岭、贯场里矿段进行预查,并对F75断层有利成矿部位进行探查。

(2)飞水岩背斜西翼从41~47号线有多个钻孔揭露了深部矿体,矿体走向和倾向连续性好,品位高、厚度大,拓展了该区边深部找矿空间与前景(图4-19)。

冷水江市锡矿山矿田飞水岩锑矿区43勘探线剖面图(据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15)

(3)估算新增锑资源量金属量(333):1万t。

(4)延长矿山服务年限2年,稳定职工就业7700人。

6.湖南省新邵县龙山金锑矿接替资源勘查(图4-20、图4-21)

图4-20 新邵县龙山金锑矿区804勘探线剖面示意图(据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15)

图4-21 新邵县龙山金锑矿8号矿脉新增资源储量估算垂直纵投影图(据湖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15)

1)项目概况

项目起止时间:2014年1月—12月。矿床类型为破碎带蚀变岩型金锑矿床。累计批复的主要实物工作量:槽探2000m3、钻探4000m、坑探2890m、1∶2000地质填图(修测)2km2。累计批复经费157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525万元、地方财政和矿山企业匹配1050万元。项目预期成果提交资源量(333):金5t、锑6万t。

2)实施情况

累计完成槽探0m3,完成率0%;钻探1 894.85m,完成率47%;坑探2752m,完成率86%;1∶2000地质填图(修测)2km2,完成率100%。

3)主要成果

(1)对矿区1、2、6、7、8号等矿脉的深边部进行普查。

(2)估算新增金属量(333+334):金4.4t、锑5.9 万t;其中金属量(333):金4.1t、锑5.65万t。

(3)延长矿山服务年限12年,稳定职工就业1000人。

7.广东省云浮市大降坪铅锌金矿接替资源勘查(图4-22~图4-24)

1)项目概况

项目起止时间:2012—2013年。矿床类型为矽卡岩型铅锌矿床。累计批复的主要实物工作量:钻探5000m、槽探2500m3、老窿调查500m、1∶1万地质测量(修测)11.3km2、1∶1万岩性岩相填图7.5km2、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11.3km2、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400物理点。累计批复经费800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400 万元、地方财政和矿山企业匹配400万元。项目预期成果提交资源量(333+334):铅锌20万t、金5t。

2)实施情况

累计完成钻探1 596.1m,完成率32%;槽探1 528.3m3,完成率61%;老窿调查787.7m,完成率157%;1∶1万地质测量(修测)10.2km2,完成率90%;1∶1万岩性岩相填图4.6km2,完成率61%;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13.01km2,完成率115%;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439物理点,完成率110%。

3)主要成果

(1)采用地质填图、物探、化探、槽探和钻探等工作手段,在大降坪矿区尖山矿段深部和坑口、尖底矿段开展铅锌金矿找矿勘查。

(2)估算资源量(333+334):金1.0t、银55.0t、铅3.4万t、锌7.39万t、锡0.25万t。(3)延长矿山服务年限10年,稳定职工就业3535人。

8.海南省乐东县抱伦金矿接替资源勘查(图4-25、图4-26)

1)项目概况

项目起止时间:2012—2013年。矿床类型为造山型金矿床。累计批复的主要实物工作量:钻探7990m、槽探6000m3、坑探700m、音频大地电磁测深50物理点、1∶1万激电中梯测量9.4km2、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5.6km2、激电测井2600m。累计批复经费1795万元,其中中央财政925万元、矿山企业匹配870万元。项目预期提交资源量(333+334):金20t。

2)实施情况

累计完成钻探8 026.49m,完成率100.46%;坑探711.2m,完成率101.60%;槽探3017m3,完成率100%;音频大地电磁测深56 点,完成率112%;1∶1 万激电中梯测量9.4km2,完成率100%;1∶1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3km2,完成率100%;激电及电阻率测井2 763.85m,完成率106%;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深120点,激电剖面测量2.4km,1∶1万地质图修测45km2

图4-22 云浮市大降坪铅锌金矿区地质图(据广东省地质局,2015)

图4-23 云浮市大降坪铅锌金矿区尖山矿段16线地质剖面图(据广东省地质局,2015)

4-24 大降坪矿区尖山矿段V3 矿体北段资源储量估算水平投影图(据广东省地质局,2015)

图4-25 抱伦金矿接替资源勘查工程布置图(据海南省地质调查院,2015)

图4-26 抱伦金矿+25m 中段地质平面图(据海南省地质调查院,2015)

3)主要成果

(1)本次工作的任务:在矿区豪岗岭地段对Tr1、Tr4、Tr11含矿破碎带进行普查,对南西部狗岭地段和东北部铁弯岭地段进行预查。

(2)通过本次勘查,已施工的钻探工作主要有:Tr1含矿破碎带+25m 中段施工5个坑内钻探,Tr4含矿破碎带129线、7线、13线、19线、23线施工5个地表钻探和其与红层覆盖区施工1个地表钻探,Tr11含矿破碎带208线、216线和222线施工3个地表钻探,Tr13破碎带施工1个地表钻探,外围狗岭物化探异常区和铁弯岭物探异常区各施工1个地表钻探;见矿效果很好,达到了地质目的。

(3)预估新增的金金属资源量(333+334)达12 591.41kg,矿石量180.38万t。其中金金属资源量(333)有11 058.20kg,矿石量142.24万t;金金属资源储量(334)有1 533.21kg,矿石量37.14万t。

(4)延长矿山服务年限9年,稳定职工就业1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