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虚荣的“牺牲品”

不做虚荣的“牺牲品”

艾比盖是一所大学的女教授,她和学生们一直都相处得很愉快。无论是已经走向社会的学生,还是正在上学的学生,大家都喜欢去艾比盖的公寓聊天,而且师生相谈甚欢。

这天是艾比盖的生日,她的学生们都来给她祝贺,酒足饭饱之后,大家就坐在客厅的沙发上聊天,说着说着,学生们就开始抱怨起来,有的说生活压力大,有的说功课太多,有的说没钱很辛苦,有的说没名没利没地位。

听到学生们谈论的话题,艾比盖没有说什么,而是不动声色地从橱柜里取出了很多个不同质地、不同形状的杯子,其中有紫砂的、玻璃的、塑料的、瓷的等。艾比盖让大家自己取杯子倒水喝。很快,几十个杯子都被学生们取走了,桌子上只剩下一些粗陋的杯子。

艾比盖这时微笑着对学生们说:“看看你们手中,都是那些精致、美丽、质地上乘的杯子,而剩下的那些都是一些被人瞧不上眼的塑料杯子。能告诉我,你们选杯子的目的是什么吗?”

“喝水啊!”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艾比盖又问:“既然你们选杯子的最终目的是喝水,那为什么你们这么在意盛水的器皿呢?随便拿一个不就行了?为什么一定要选那些精致的、美丽的、质地好的呢?”学生们一下子被问得哑口无言。

艾比盖看到学生们沉默无言,于是说道:“同样是为了喝水,你们却执著于一定要选择一个好看的杯子,甚至因为动作慢或者犹疑而选择那些不好的杯子时,你们心里就很不痛快。其实,选杯子和做人一样,浮华名利不过是那些盛水的杯子而已,如果你们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杯子上,那么怎么会有心情去品尝手中茶的真正香味呢?同样,如果你太过虚荣,太看重别人的赞誉和自己的身份地位以及财富,那么你往往会感受不到真正的幸福和快乐。”

听了艾比盖教授的一席话,大家都默默地低下了头。

女孩应该懂得的道理

俄国作家克雷洛夫说:“自尊的人不图虚荣,拒绝沾染不良习气。虚荣就像春天的花朵一样,一阵风就把它毁了。”尽管虚荣心可能使人得到一时的满足,暂时填补一下内心的空虚,但它就如同一个沉重的包袱,背在身上我们会时刻担心失去这个包袱,整天过着提心吊胆、惶恐不安的日子。从这个意义上讲,虚荣心是一种可悲的心理情感,常常会使人做出不理智、不成熟的行为。

心智成长金钥匙

虚荣心是指以虚假的方式来维护自尊的一种心理状态,是对自身的外表、学识、价值或成就表现出的妄自尊大,是对表扬或赞美的渴求心理。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女孩,往往有很强的自尊心,她们非常注重自己在同伴以及整个社会群体中的位置,也非常关心自我价值的存在。适度地维护荣誉可以起到提醒自己维护自尊的作用,但是,如果以不正当的手段去达到自尊心的满足,以求得不真实的荣誉,就是一种虚荣心的表现。比如有的女孩家里本不富裕,但为了显示富贵,故意打扮得入时华丽,常常出入酒店、歌厅、KTV等高消费场所;有的女孩学习成绩本来不佳,但为了取得令人羡慕的成绩,不惜通过抄袭作弊等欺骗手段获得高分;还有的女孩为了面子竟然不敢把自己当农民的父亲或家庭妇女的母亲介绍给同学或朋友,怕给自己丢脸或在别人面前抬不起头。以上这些行为都属于虚荣心过盛的表现,它不仅会影响女孩个性的健康发展,而且还会诱惑女孩燃起邪念,走向歧途。

那么,女孩该如何克服和摆脱虚荣心呢?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一个人的价值如何,不在于他的自我感觉,而在于他行为的社会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女孩只有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人生目标,才不会为一般的荣誉、地位和一时的虚荣所缠绕,从而为了更高的人生价值努力奉献。

调整心理需要

需要是生理和社会要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人类活动的基本动力。在某个时期或某种条件下,有些需要是合理的,有些需要是不合理的,对于处在青少年时期的女孩来说,对正常营养的需求是合理的,而不顾实际炫富摆阔的需要却是不合理的;对干净整洁、符合身份的服装的需要是合理的,而为了追赶时髦,过分注重容貌而去浓妆艳抹、穿金戴银的需要就是不合理的。因此,女孩一定要学会知足常乐,多思所得,以实现自我的心理平衡。

正确对待荣誉

人在社会上生存,都需要一定的成就、名望、荣誉、地位和自尊,但这一切都应当与一个人的真实努力相符。比如,一个学生想取得好的学习成绩,必须通过自己刻苦、努力、认真地学习来实现,用作弊等欺骗手段赢得的“荣誉”注定是虚假的、不光彩的。这样不仅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还会受到别人的蔑视和否定。

摆脱从众心理

从众行为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虚荣心理可以说是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所带来的扩展和恶化。比如,社会上流行吃喝讲排场、玩乐讲高档。有的女孩为免遭同伴的讥讽和嘲笑,便不顾自己的客观实际,盲目打肿脸充胖子,这完全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愚蠢做法。聪明的女孩应该本着清醒的头脑,实事求是,从自己的客观实际出发去处理问题,摆脱从众心理的负面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