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以致用,才是真正智慧的学习

学以致用,才是真正智慧的学习

某杂志上有个招聘故事说得很有意思。某公司总经理要招聘一位助理,面试时一共来了3个女孩:一个有非常高的学历,是个博士;另一个有5年的工作经验;还有一个显然不如前两者,她学历不够高,工作经验也不够多,是一个刚毕业的普通大学生。

总经理对自己的秘书说:“叫她们都进来吧。”秘书问道:“您让她们坐哪儿?您的办公桌前面都空着,没有一张椅子。”总经理说:“不必问这么多,照我的吩咐去做。”

博士女孩第一个自信满满地走了进来,总经理笑着对她说:“请坐。”博士显得特别尴尬,四处看看没有椅子,于是说:“我就站着吧。”总经理继续说:“请坐。”博士无奈地说:“我没有地方坐啊。”总经理看看她,笑了笑,接着又问了几个问题,就让她走了。

工作经验丰富的女孩第二个走了进来,总经理也对她说:“请坐。”只见她一脸的谄媚,很谦卑地说:“不用,我都站惯了,咱们就这么聊吧。”总经理跟她聊了几句后,也让她走了。

大学生女孩第三个走了进来,总经理依然对她说:“请坐。”她四处看看说:“您能允许我上外面去搬一把椅子吗?”总经理微笑地说:“可以啊。”于是她出去搬了把椅子进来,坐下后就跟总经理聊了起来。

最后这个大学生女孩被留了下来。

那么,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呢?第一个女博士可能知识很渊博,但是她不懂得变通,不能做到学以致用;第二个女孩虽然经验丰富,但是她不能把经验很好地运用于实践;第三个女孩虽然知识比不上第一个女孩、经验比不上第二个女孩,但她知道在当下怎样做是最合适的。

女孩应该懂得的道理

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律》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意思是说,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想认识事物或事理的本质,就必须亲自去实践,学用脱节是学习的大忌。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运用,即运用理论知识去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发展。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心智成长金钥匙

学习不是为了装点门面,武装嘴巴;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只有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够消化吸收,变成自己的一种能力。生活中有很多人,学习刻苦勤奋,说起书本上的知识来滔滔不绝,但一遇到实践中的难题就“抓瞎”。一个人如果不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落实到行动上,即使他“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也只能是个学无所用的“书呆子”。只有切实提高了运用理论和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称得上是一个真正有智慧的学习者。

华人首富李嘉诚在谈到自己的成功经验时说:“我事业的成功靠的是学习,不断地学习,并把所学的东西充分地运用到实践中。”可见,学以致用是一种走向成功不可或缺的能力,是一种使人轻松前进的智慧。而不善于学习、不善于把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人,只会像没头苍蝇一样四处乱撞,华而不实,很难得到真正的提高。这样的人,终其一生难成大事。所以,我们应该多向李嘉诚先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学以致用的能力。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自己学以致用的能力呢?

第一,在广泛涉猎的同时,要经常注意阅读报刊,收看电视和收听广播新闻,或浏览网页,养成关心时事的良好习惯。

第二,要在读书的同时积极思考,尤其要重视联系实际问题。读书不是用来应付考试的,而是要真正把从书中学来的知识消化吸收为自己的营养,应用到实践中去。尤其要注意读那些现实性、知识性强的书籍,把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第三,要经常走出书本,同广大的普通人接触,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了解他们的思想动向,同他们打成一片。

第四,要多思考,多实践。只有多思考,才能发现所学东西的真正价值,知道怎样用才能最有效。多实践,就是要多动手,要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注意养成经常动手的习惯,通过亲自实践来印证或修正、补充和完善理论,使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从而更快地提高自己,获得最终的成功。

第五,要经常反省自己的读书学习是否与实际需要相契合,是否真正增加了知识,增长了见识,提高了能力,防止为了读书而读书,以及“死读书、读死书、书读死”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