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BIM的功能
BIM不是简单地将数字信息进行集成,而是一种数字信息的应用,并可以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BIM是数字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直接应用,以解决建筑工程在软件中的描述问题,使设计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能够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的应对,并为协同工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建立以BIM应用为载体的项目管理信息化,将在提升项目生产效率、提高建筑质量、缩短工期、降低建造成本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其具体功能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三维渲染,宣传展示
由于BIM需要支持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管理环境,因此BIM的结构是一个包含数据模型和行为模型的复合结构。它除了包含与几何图形及数据有关的数据模型外,还包含与管理有关的行为模型,两者相结合关联为数据并赋予意义,因而可用于模拟真实世界的行为,如模拟建筑的结构应力状况、围护结构的传热状况等。当然,行为的模拟与信息的质量是密切相关的。三维渲染动画给人以真实感和直接的视觉冲击。对建筑投标人来说,建好的BIM模型可以用作二次渲染开发的模型基础,大大提高三维渲染效果的精度与效率,给建筑业主提供更为直观的宣传介绍,从而提升中标概率。
2.快速计算,精度提升
BIM通过建立所谓5D[3D加上时间,外加WBS(Work Breakdown Structure,即工作分解结构)]技术来关联数据库,可以准确而快速地计算工程量,提升施工预算的精度与效率。由于BIM数据库的数据能细化到构件级,因而可以快速提供支撑项目各专业管理所需的数据信息,并因此而有效提升施工管理效率。BIM技术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项目的各种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能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从而为设计团队以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BIM技术能自动计算工程实物量,这样的应用案例在我国非常多。
3.精确计划,减少浪费
BIM又是一种应用于设计、建造、管理的数字化方法,这种方法支持建筑工程的集成管理环境,可以使建筑工程在其整个进程中显著提高效率,大量减少风险。施工企业精细化管理很难实现的根本原因在于无法快速、准确地获取海量的工程数据以支持资源计划,致使经验主义盛行。而BIM的出现可以让相关专业领域的管理快速、准确地获得工程基础数据,为施工企业制订精确的人、财、物管理计划提供有效支撑。应用BIM,能使建筑工程进度更快、用物更省、管控更精确,各专业、工种、工序配合得更好,还能减少图样的出错风险,甚至将来还能指导建筑物的运营、维护和设施管理,并持续地节省运营费用。
4.计算对比,有效管控
管理的支撑是数据,项目管理的基础就是工程基础数据的管理,及时、准确地获取相关工程数据就是项目管理的核心竞争力。BIM数据库可以实现任一时点上工程基础信息的快速获取,通过合同、计划与实际施工的消耗量、分项单价、分项合价等数据的计算对比,可以有效了解项目运营的盈亏状态和消耗量有无超标、进货分包单价有无失控等问题,从而实现对项目成本风险的有效管控。通过应用BIM技术,可以使项目的各种信息得到连续应用和实时应用。这些信息质量高、可靠性强、集成程度高而且比较协调,可大大提高设计乃至整个工程的质量和效率,显著降低成本。
5.模拟施工,有效协同
三维可视化功能再加上时间维度,可以进行虚拟施工,并随时随地直观、快速地将施工计划与实际进展进行对比,同时进行有效协同,施工方、监理方甚至非工程行业出身的业主领导都能对工程项目的各种问题和情况了如指掌。这样通过BIM技术结合施工方案、施工模拟和现场视频监测,可大大减少建筑质量问题、安全问题,减少返工和整改机会。
6.碰撞检查,减少返工
BIM最直观的特点在于三维可视化。利用BIM的三维技术在前期可以进行碰撞检查,优化工程设计,减少在建筑施工阶段可能存在的错误损失和返工的可能性,并且优化净空问题、优化管线排布方案。施工人员还可以利用碰撞优化后的三维管线方案进行施工交底、施工模拟,从而提高施工质量,同时也可提高与业主沟通的能力。
7.冲突调用,优化决策
BIM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可计量(Computable)的特点,大量工程相关的信息可以为工程提供数据后台的巨大支撑。BIM中的项目基础数据可以在各管理部门进行协同和共享,工程量信息可以根据时空维度、构件类型等进行汇总、拆分、对比分析等,保证及时、准确地提供工程基础数据,为决策者制订工程造价项目群管理、进度款管理等方面的决策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