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规矩的孩子最终社会会给他教训

不懂规矩的孩子最终社会会给他教训

前些天,听到了这样一则消息:一个17岁的男孩,上初中三年级,他对学习完全没有兴趣,整天旷课打架。渐渐地,他在学校有了“名气”,成了“大哥”,手下拉拢了一批“小弟”。他们向其他孩子索要钱财,如果不给,就动手打骂。有一个孩子已经被索要了好多次,实在拿不出钱了。这让这位17岁的“大哥”很气愤,认为他是在说谎,在跟自己过不去,就拿木棍狠狠地打那个孩子的头部。结果因为下手太重,那个孩子被打晕了,造成了脑震荡。结果这位17岁的孩子因为暴力打人,被警察带走。

上面这个17岁的男孩,本来应该是在学校学习的年纪,为什么竟然组织了团伙,敲诈勒索同学,最终触犯了法律呢?他小小年纪就触犯法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他年纪还小的时候,他的家长没有及时给他定规矩,没有正确地教育他。

在网络上,曾看到一篇名为《教会孩子懂规矩不是小事》的文章,作者在文中认为:规矩→规则→遵纪→守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服从”的过程。

的确是这样,对于不谙世事的孩子来说,在他年幼的时候,家长要及时定规矩,让他接受合理的约束,而不是由着自己的性子来。比如晚上按时睡觉、在公共场合要轻言轻语、不抢别的小朋友的玩具……这是让孩子接受合理约束的第一步。等他年龄稍长,步入幼儿园以及小学,就要开始接受规则,比如在幼儿园应该排队玩滑梯、不随地吐痰、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等等。再之后,则要学会遵守纪律,比如上课不讲话、按时写作业、不打架骂人,等等。最后,则要学会遵守法律,不触犯法律的底线。

孩子年纪小的时候,是不懂这些的,需要家长耐心教导,孩子才能逐渐学会遵守规矩、规则、纪律,并且最终懂得遵守法律。如果在孩子年幼的时候没有及时给他定规矩,而是放任不管,由着孩子的性子来,他就不懂得“服从”,从而触犯纪律乃至法律。这样的孩子步入社会之后,自然会得到社会的“教育”,而这种代价就非常之大了。

有这样一则故事,也许很多人都听过,非常具有警示意义:

一个上小学的小男孩,在放学的时候偷偷拿了同学的写字板,回家后交给了母亲。结果他的母亲不仅没有批评儿子,反而夸奖他能干。小男孩得到夸奖后很得意,第二天从服装店偷回了一件皮大衣交给了母亲。母亲很满意,就又夸奖了他。

十几年之后,这个小男孩已经长成了小伙子。他不再满足偷偷写字板、皮大衣这样的小玩意,而是开始偷更贵重的东西。有一次,他偷东西的时候被当场抓住,结果被判了死刑,关进了牢房。

在被刽子手押送刑场的时候,她的母亲捶胸顿足,哭得不能自已。这时候,小偷对他的母亲说:“妈妈你过来,我想跟你说一句话。”他的母亲立马走过去,贴到他的面前。谁知道儿子一下子咬住了母亲的耳朵,并且撕了下来。母亲捂着受伤的耳朵,愤怒地说道:“我实在不应该养你,你太不孝了,不仅自己犯了杀头之罪,还把我咬成了残疾!”儿子说道:“在我第一次偷写字板的时候,当时如果你能打我一顿,我何至于落得这样的悲惨结局!”

上面这则故事,相信大多数人都应该听过。如文中的小伙子所说,如果他的母亲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给他定规矩,告诉他偷东西不对,他也不至于错误犯得越来越大,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孩子终究是要步入社会的,如果我们在他们年幼的时候不给他们定规矩,社会最终就会给他们教训。教会孩子懂得规矩不是小事,孩子不会因为年龄增长就会自动明白并且遵守一些必要的规矩以及规则。我们千万不能让他们用无法弥补的损失,再来补习“规矩”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