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

在和孩子相处乃至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自己的孩子是爱孩子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给孩子施教的前提。如果家长根本不知道孩子在想什么、做什么,而仅仅是给孩子定规矩进行约束,那就是南辕北辙,根本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一位“二孩”妈妈,曾说起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事:

我有两个孩子,大宝已经4岁,上了幼儿园;二宝才3个月,我休假在家照顾二宝。

大宝以前非常乖,跟我的感情也非常好。但是自从有了二宝之后,我发现她变得调皮了。有时候她放学回来,我正在给二宝吃奶,她就在屋子里大喊大叫:“妈妈,我今天……”我怕吵到二宝,就制止她:“你到客厅去玩。没看到我给你妹妹喂奶吗?”她就不情愿地走出屋子去客厅了。但是没过两分钟,客厅就跟开了锅一般,先是玩具“噼里啪啦”地摔在地上,接着我又听到她从沙发上往下跳。我赶紧跑到客厅,对她喊道:“不许踩沙发!赶紧把玩具给我收拾好!”见她变得老实了,我就回屋继续给二宝喂奶,结果没等一会儿,她在客厅就又开始折腾了。我有些生气了,冲到客厅:“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听话?你没看到我在喂你妹妹吗?你就不能给我老实一会儿吗?”我用手指着书房,对她说:“你马上去书房看书,一个小时之内不许出来!”大宝悻悻地去了书房,我接着给二宝喂奶。

这样的情况,基本上每天都会发生。以前乖巧的大宝不知道怎么回事,变得非常调皮淘气,处处跟我对着干。因此,我给她定了很多规矩,比如给妹妹喂奶的时候不许跟我说话;放学回来不能在客厅大吵大闹,要去书房待着;玩玩具的时候不能发出声响吵醒妹妹,否则就不许再玩玩具……

随着一天天过去,我定的规矩越来越多,但是大宝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给孩子定规矩,不是所有的问题都能解决,如果没有倾听孩子的心声,而仅仅是用规矩压制孩子、约束孩子,甚至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让孩子的问题变得越来越多。

上文中的大宝,不是她变得淘气了、爱跟妈妈作对,而是她想获得妈妈的关注,希望妈妈不要把全部的心思都放在妹妹身上。在没有二宝之前,妈妈所有的爱都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而当有了二宝,妈妈大部分的心思和精力都集中在二宝身上,这让她有些不适应,也让她有了担心:是不是妹妹才是妈妈最爱的人?是不是妈妈不再关心我了?所以,她经常调皮捣蛋,想从中获得妈妈的一些关注,哪怕被批评被责骂,但是只要获得了妈妈的关注,那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上面这位妈妈没有倾听孩子的心声,她不仅没有满足孩子的需求,反而不断通过定规矩的方式限制乃至惩罚孩子,这对孩子来说,无异于一种残酷的打击。所以当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时候,我们不能马上就责备孩子,也不能马上就通过定规矩的方式限制纠正孩子,而是要学会倾听,找找他出现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教育孩子,让他变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