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耍赖吃到了甜头就会试探妈妈底线

如果孩子耍赖吃到了甜头就会试探妈妈底线

有时候不得不说,孩子还是比较“狡猾”的。他们懂得察言观色,也善于试探家长的心理。妈妈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他们通常会试探一通,看看妈妈是否“来真的”,如果他们发现妈妈并不是那么坚决,就会通过耍赖的方式让妈妈让步,进而不断试探妈妈的底线。时间一久,孩子就摸清了妈妈的弱点,也找到了“应对”妈妈的方法,从而让妈妈所定的规矩根本执行不下去,妈妈作为家长的权威性也消失殆尽。

一位妈妈曾经这样说起自己的经历:

我的儿子今年7岁,上小学一年级。现在我根本就管不住他,他一点也不听我的话,甚至可以说,他完全摸清了我的弱点,找到了应对我的方法。

我是个比较心软的妈妈,见不得孩子哭,他一哭,我就投降了,无论提什么要求我都完全答应。小时候他要买玩具,如果我不同意,他就蹲在地上伤心地哭,尤其他爷爷奶奶在的时候,哭得更起劲。老人们心疼孩子,就劝我答应他的要求;而我看他哭得可怜也会心疼他,就会最终点头同意。结果让孩子形成了习惯,一不顺心就大哭大闹,直到我答应他为止。

等儿子长大一点,他的心眼就更多了,学会了“讨价还价”,而我每次都会中他的“圈套”。比如我限制他看电视,规定他每天只能看半小时,而他要求每天看一个小时,最后采取折中方案,每天可以看45分钟。事后我发觉自己被“算计”了,儿子在谈判中占到了“便宜”。

现在想起来,我以前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我心疼孩子,把自己的底线一撤再撤,结果让孩子不断试探,不断向前跨。这就导致了我现在再想给他定规矩,他要么不听,要么讨价还价。

唉,要是以前我能够坚持原则,也不会导致现在这种局面!

家长在制定规矩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自己的原则!一旦规矩制定好,就要坚决执行下去,而不要因为孩子哭闹、发火、用不吃饭威胁等原因让步。这事关家长的权威性问题,也事关孩子的教育问题。

如果家长没法坚持自己的底线,一退再退,就会让孩子尝到甜头。比如上文中的孩子,他通过哭闹的方式最终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玩具,他就会想:原来通过大哭的方式妈妈就能让步,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等到下次妈妈再次制定规矩的时候,他仍然会以大哭的方式来威胁,逼迫妈妈让步!如果孩子再次胜出,妈妈再次让步,孩子就会不断试探妈妈的底线,不断挑战妈妈的权威,最终让妈妈没法再管教下去。

如果规矩已经制定,而且制定得非常合理,那么就轻易不要更改,更不要因为孩子的逼迫而改变。家长只有坚持原则,才能让孩子明白制定的规矩必须遵守,才能杜绝他们讨价还价的心理。时间一久,他们就会变得遵守规矩,并且承认家长的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