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不带情绪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在定规矩之前,要学会接纳孩子,容忍他的一些错误;也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看看问题具体出现在哪里;还要学会鼓励孩子,多注意孩子的优点,让他变得自信、独立、敢于尝试。而如果上述几件事你都做了,但是孩子依然为所欲为,完全不进行自我改正,那就要通过定规矩的方式来约束他了。
在给孩子定规矩的时候,有四大原则。第一个原则就是在给孩子定规矩的时候,不能带着情绪。
凯文上小学三年级,是一个贪玩的孩子。在课堂上,他经常搞小动作,逗同学玩,根本不听讲;放学后,一到家就把书包一扔,没完没了地去看动画片了。因为贪玩,他的学习成绩非常糟糕,经常不及格。他的父母也管过他,但是他根本听不进去,依然我行我素。
这次期中考试,凯文的语文考了58分,数学成绩则更是可怜,只考了45分。班主任对凯文的学习情况非常担忧,和凯文的妈妈说了他的考试情况,并且希望以后多多沟通,大家一起努力把凯文的学习成绩搞上去。
凯文妈妈刚放下老师打来的电话,就看到凯文拿着双双不及格的试卷走过来。凯文妈妈本来就心情不好,一看到凯文,马上吼道:“你们老师给我打电话了,你语文、数学都没考及格!以后放学回家,你不准看电视,也不许出去玩,给我老老实实待在家里看书!”
看到妈妈发了这么大的脾气,凯文有些害怕,乖乖地躲到屋里,把书拿出来学习。但是仅仅看了二十几分钟,他就坐不住了,想出去看会儿电视。他轻轻地把房门打开,发现妈妈在厨房做饭,就悄悄地溜到客厅,把电视机打开,看了起来。
他看得正过瘾,突然听到妈妈吼道:“你考这么点分,还敢出来看电视!赶紧给我回屋,我不让你出来你就不准出来!再让我看到你出屋,别怪我对你不客气!”
妈妈盯着凯文回到房间,以后每隔10分钟,她就要到屋里去看看,如果看到凯文在偷偷玩耍,就把凯文狠狠骂上一通——凯文考试语文、数学双双不及格,实在是把她气坏了!
对于凯文这样的孩子,是否应该给他制定规矩,约束他的一些行为呢?这是毋庸置疑的。凯文因为贪玩,已经影响到他的学业了,妈妈应该及早定一些规矩,让他多放些时间和精力在学习上。除此之外,妈妈还应该多和老师沟通,尽可能地给凯文提供一些帮助,让他重新点燃对于学习的热情。
上文中的妈妈,看似也在给孩子定规矩,但是她的做法却是不对的。首先,她在发现儿子因为贪玩影响成绩之初,就应该给儿子定一些规矩,这样就不至于让他越走越远,完全丧失了对于学习的热情。其次,她给儿子定规矩,不是本着解决问题的原则,而是为了发泄情绪。儿子语文、数学考试双双不及格,这让她非常愤怒,所以当儿子一回到家,她便急风暴雨式地责备儿子,并且强行要求他进屋学习。这样的教育方式,很难起到好的效果。
我们在给孩子定规矩的时候,要心平气和,而不是带着情绪强行勒令孩子应该如何如何做。如果我们带着情绪给孩子定规矩,那不是为了让孩子发现问题改正问题,而是某种形式的自我发泄——这就变成了对孩子的一种惩罚——这对孩子是有害无益的。上文中的凯文为什么会害怕妈妈?是因为他感觉到了妈妈的愤怒,感觉到了她要惩罚自己,把自己当成出气筒。所以,如果我们想要解决问题,就要控制自己的情绪,等到心平气和的时候,再给孩子定规矩。这样,才能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