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树立权威
现在的家长更愿意放下架子,选择和孩子做朋友。这样的想法及做法是很正确的。和孩子做朋友、做哥们儿或者做闺蜜,可以让孩子更愿意吐露心声,把心底的话告诉家长。这样,家长就更能懂自己的孩子——而读懂孩子是施教的前提。很多教育专家都曾说过:遇到一对懂自己的好父母是孩子一生的福气。
和孩子做朋友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家长也要懂得树立界限——在哪些方面,父母可以和孩子像朋友一样无话不谈,而在另外一些方面,父母也要树立自己的权威,让孩子能够遵从自己所定的规矩。
一位妈妈曾经这样说过:
我和儿子,既是母子关系,也是朋友关系。在他还小的时候,我们就无话不谈。我姓徐,他不叫我妈妈,而是叫我“老徐”——我老公也是这样叫我,儿子很快就学会了,也这样跟着叫。和儿子在一起,我没有架子,也不会动不动就乱发脾气,而是尽量做到温和相待。儿子经常把心底的秘密跟说我,也会向我倾诉一些心中的烦恼。就连他暗恋某个女孩的事也告诉了我。
但是在另一方面,他也非常尊敬我,我所定的一些规矩,他会遵守,而不是跟我对着干。比如在他七八岁的时候,我让他帮我做一些家务,他会遵守我们的约定,按时倒垃圾,或者洗碗筷、端饭之类。
既是朋友又是妈妈,我是如何做到的?秘诀就是做到温和坚定,给孩子爱、自由、尊重,同时也要树立界限。我尽量不朝孩子发火、大吼大叫,即使在很生气的时候,我不去过多约束他,一些事情也是尽量和他商量,尊重他的选择。但是在一些原则的问题上,我会非常坚持,不对他让步——当然,我不是靠吼叫、打骂等方式逼迫他就范,而是做到温和坚定。孩子是非常懂得“看脸色”的,当他看到你非常坚定和坚持的时候,他也会尊重你,服从你们之间的约定。
就这样,时间久了,孩子非常清晰地知道了彼此的界限,他就不会再靠撒娇、哭闹等方式逼家长让步。
上面这位妈妈,她的做法非常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在给孩子制定规则的时候,孩子不会立马就完全遵从,而一定会试探父母的底线,甚至会通过撒娇、哭闹的方式逼迫家长让步。如果家长看到孩子痛哭流涕的样子心疼或者觉得太烦,从而进行了让步,那孩子以后还会继续破坏规矩,因为他尝到了甜头,知道自己只要通过哭闹、撒泼的方式,就能逼家长就范,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在这种时候,家长一定要做到温和坚定,不能朝孩子乱发脾气,或者打骂孩子,而是应该坚定地把规矩说给孩子,在温和中又不容讨价还价。这样家长就能树立自己的权威,让孩子既感觉亲密,又充满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