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二
2025年10月13日
案例二
子川7岁,上小学一年级。他是一个电视迷,每天一放学,就打开电视机,没完没了地看起来,最后连作业都忘了写。到了周末,更是一整天都对着电视,吃饭都是把碗端到电视机前,一边吃一边看。
妈妈决定改变这种情况。她规定子川每天只能看半个小时的电视,其他时间可以看看书或者到小区里运动。妈妈的态度很坚决,子川没有办法,只能遵守。
子川的奶奶和子川家住得不远,每天都是奶奶去学校接他放学。奶奶非常疼爱孙子,她经常让子川去她家玩,但是子川觉得没意思,不愿意去。自从妈妈不让他看电视后,子川想出了一个办法。一天放学,他对奶奶说:“奶奶,我妈不让我看电视,我去你家你让我看电视吗?你要是让我看,我每天放学后就都去你家,你要不让我看我就不去了。”奶奶巴不得孙子天天去自己家,马上就答应了。
从那以后,子川每天放学后都是到奶奶家“写作业”,直到很晚才回来。妈妈感觉挺满意,以为儿子不爱看电视了,结果等到了期中考试,语文、数学成绩都只考了四十几分,双双不及格。
在给孩子定规矩的时候,家长意见不一,会严重妨碍规矩的执行。就如案例一中,妈妈不让明翰吃糖,但是姥姥袒护他,逼妈妈把糖拿出来,结果让规矩执行不下去;而案例二中,子川知道奶奶喜欢自己,利用奶奶做掩护,继续看电视,也让规矩无法执行下去。此外,如果家长总是意见不一,甚至会因为教育问题形成矛盾、产生争吵,这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在给孩子定规矩的时候,无论是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还是姥爷姥姥,一定要“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一致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对规矩产生敬畏,明白规矩是必须执行的,从而实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