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规矩方法1:和孩子进行商量而不是独断
前面我们讲了给孩子制定规矩的前提以及原则,接下来就讲更重要的部分:给孩子定规矩的方法。
本小节介绍给孩子定规矩的方法:和孩子进行商量,而不是独断。
作为公司员工,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在某个项目组里面,要制定某个制度,但是你的上级和同事们根本没让你发表意见,甚至根本没告诉你要制定这些制度,而仅仅是在制度已经制定好之后,告诉你:以后要这样做,这些制度一定要遵守。在这种时候,你多多少少会有抵触情绪,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让你参与,也没有尊重你的意见。但是假如在制定一些制度的时候,大家充分听取了你的意见及建议,在这种情况下,你会严格遵守你们一起制定的制度,而且心甘情愿。
一样的道理,在制定规矩的时候,我们如果充分尊重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参与到规则制定之中,那他们会更愿意遵守一起制定的规则。反之,如果家长根本不听取孩子的建议,也不允许他们一起参与规则制定,那他们一定会充满抵触情绪,不愿意遵循这些规则。
也许有的家长会问:一两岁的孩子还不懂事,他们根本不能参与规则制定。的确,年龄还小的宝宝,自然还不能参与规则的制定。但是当孩子到了学龄前,他们就能够主动参与了。在制定规则的时候,他们本身的点子和建议越多,他们就越愿意遵守所制定的规则。
在让孩子参与的时候,可以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者进行一些引导,从而让他们有更好的建议和想法。妈妈可以让孩子多列一些方案,然后从中选择最好的一个,或者对这些进行优化和中和,从而让大家都能接受。
5岁的田琦是个活泼的小姑娘。在前些天,妈妈给她报了一个舞蹈班,她喜欢得不得了,每天从舞蹈班回来,都要放着音乐跳上半个小时。而她回来跳舞的时间,正好是2岁多的妹妹睡觉的时间。她一放音乐,妹妹就被吵醒了,然后不停地哭。妈妈让田琦不要这个时间放音乐跳舞,但是田琦正在兴头上呢,根本不接受妈妈的建议。于是,妈妈和田琦商量:我们来选择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办法。她让田琦自己想,都有哪些方法可以解决打扰妹妹睡觉这个问题。
田琦想了好一会儿,把想到的办法都说了出来:
1.不让妹妹这个时间睡觉,一起来玩。
2.自己声音轻一点,不吵醒妹妹。
3.自己到楼下去跳舞。
4.等妹妹醒了一起跳舞。
田琦想了4个办法,然后和妈妈一起商量。妈妈说:“我们来一个一个商量,看哪个最好。”妈妈接着说:“先看第一个,不让妹妹这个时间睡觉,一起来玩,这个办法好是好,但是妹妹习惯这段时间睡觉,她不睡的话,就会哭个不停,根本没法和你一起玩。”田琦同意妈妈的说法。妈妈接着说:“你感觉第二个办法怎么样?如果你声音轻一点,能够保证不吵醒妹妹吗?”田琦想了一下说:“这个方法也不好,如果不放音乐,那跳舞就没意思了。”妈妈点点头接着说:“那第三个呢?”田琦想了一会儿说:“第三个倒是不会吵醒妹妹,但是我不想去楼下跳舞。”妈妈说:“你自己到楼下跳舞我也不放心,这个方法也不是太好。那你看最后一个呢?”田琦有些失望地说:“那只能这样了,等妹妹醒了我再跳。”妈妈说:“等妹妹醒了一起玩,你可以当舞蹈教练教妹妹一起跳。另外,在妹妹睡觉这段时间里,你可以看看绘本啊,妈妈给你买的绘本你不是很喜欢吗?”田琦听了高兴地拍着手说:“这个方法好,我可以在妹妹睡觉的时候看绘本,在她睡醒之后,我可以做她的舞蹈教练,教她一起跳舞。”
上文中的妈妈在给女儿定规矩的时候,没有独断,而是听取了女儿的建议。更难能可贵的是,她让女儿充分思考,最终找到了一个大家都能接受而且非常满意的方法。这种制定规矩的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