肆
火车靠站了,北京站到了,王鹤松背着行李好奇地四处张望,随着人流出了站口。突然,他发现在拥挤的人群中有人高高举着牌子,上面写着“王鹤松”三个字。啊,北京还有人接我?自己竟有这样的待遇?他一阵激动就跑了过去。
接他的人是北京散打队的教练。当王鹤松来到了北京队,一下惊呆了,这是啥地方?环境优美漂亮!教练告诉他,这是北京散打队,你在这里好好训练吧。啊!我的梦想王国,原来你在这里呀!我太幸运了,我太感谢师傅了!王鹤松喜出望外,眉开眼笑,心花怒放。
他刚放下行李,教练就让他下午开始训练,王鹤松没有怨言,心里想,不管是千辛万苦,我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不能辜负师傅和家人的期望。下午的实战对抗,共打了三场,王鹤松发挥得不错,虽然他已经两个多月没有练散打了,但他的拼搏精神让他占据上风,以抱摔获胜。最终,五个新学员里只有王鹤松一人被留在了北京队。
高兴之余,赚钱还债一直是他的一块心病。再说,还有几天就要过年了,他很想回家去打工,尽快把钱还上。可是,教练不批假,说他刚来北京队没几天,不准请假,叫他待在队里好好训练。王鹤松不仅不听教练的劝说,还在教练身前身后转悠着,一会儿拉拉教练的衣服,一会儿跟教练矫情,说想爸爸妈妈了。教练被王鹤松的纠缠弄得不知如何是好,再坚硬的心也软了下来。
“这么想家呀?”
“嗯,快过年了,特别想家。”
“那就破例一回,下不为例哦。”
“好,以后不再闹了。”
“过完年就赶紧回队,知道吗?”
“知道了!”
王鹤松从北京坐火车返回了河南老家。
王鹤松性格刚毅好胜,讲义气,也有着一人做事一人当的大男子主义。为了还钱,他把教练吩咐的话撂一边了,准备外出打工。这时,父母接到了一个电话,说是北京教练打来的,要求王鹤松赶紧回队,王鹤松处于两难之中。
深夜,王鹤松睡不着,他耷拉着脑袋惶惶不安地走进母亲的床边。
“妈妈,我睡不着。”
“还是为教练电话的事吗?”
“是的。妈妈,我想出去打工赚钱,好减轻家里的负担,但我又很喜欢散打,心里很纠结。”
“儿子,你在武术的路上已经走了一程,再继续走一程,就会看到光明了。”
“妈妈,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啊?!”
“儿子,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持之以恒,不要半途而废,要不,永远都会一事无成。”
“我想赚钱尽快还掉借同学的钱,到时,我再去练散打,这样不好吗?”
“儿子呀,你曾经跟妈妈说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如果你放弃了这次机会,以后就难说了。再说,教练很看重你,你要多听教练的话,好好练,相信你一定会有前途的!”
“如果我练不好呢,出不了成绩咋办呢?”
“只有你努力了,就能成功了。”
“妈妈,你不懂,出不了成绩,我啥也不是,啥也没有。”
“儿子,你以前的那股冲劲哪里去了?”
“我,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
“到时真的啥也没有,再去打工也不迟。”
“……”
“但是,你必须挺起胸,勇敢地站在擂台为国争光,这才是你的出息!”
母亲最后几句话,王鹤松深感母爱是迷航的灯塔,指引着他前进的方向。他再次回到北京。
又是一年芳草绿,阵阵春风,洗去了冬日的沉重,吹活了百般纠结的桃枝,吹绿了紧锁眉心的柳叶。春天的音符,开始在岁月的琴键上跳跃。经过几番周折,十八岁的王鹤松渐渐明白,人生就是一方沃土,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人生的路绝非坦途,成功的路更是布满了荆棘和坎坷,只有勇者、智者、有大毅力者方能过关斩将。王鹤松经过自己不断努力和刻苦,技能进步很快,在2010年里的几场商业比赛中都获得70公斤级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