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
宗教领袖们会对这些虚拟实体作何反应?
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比较宗教系的讲师、著名希伯来语博主托马尔·珀西科(Tomer Persico)博士说:“以色列的很多宗教领袖可能会认为数字实体代表了人类灵魂向物化和世俗化又迈进了一步。这样说来,如今,一些科学家认为人类灵魂只是一些物质成分和神经网络的综合体。与此相比,数字实体也不会给宗教带来更大挑战了。今天就有人认为,人类的主观体验不过是大脑内部化学反应的结果而已。宗教领袖们已经不得不面对这种信念了。现在,他们需要区分大脑和灵魂。而计算机已经在努力模拟两者了。”
珀西科认为,宗教领袖们对此项技术的态度会有两种:有些人会不屑一顾,另一些人则将其视为一种新的世俗威胁。他说:“如果技术大获成功,而且很多宗教团体的人都开始用它,那么宗教领袖们就会开始积极反对。就好像今天很多人也排斥智能手机一样。他们可能将其定义为可怕的异端邪说、一种假扮上帝的妄想、一种伪造和盗窃人类灵魂的行为。”
珀西科认为,还是有些宗教领袖会相对平静地接受这项技术。“我猜想,他们很多人会觉得这就是一种愚蠢的尝试,是试图将生命注入那些没有生命的东西里。可能就直接忽略了。说到底,对他们来说,一个人就是一个灵魂。没有灵魂的根本就不是人。”
珀西科还认为,除了恐惧或者轻蔑,还会兴起新的宗教运动,视这些数字实体为神圣。他说:“其实,今天也有新型的宗教运动和具有宗教特征的群体认为,技术是永生的关键。雷尔教派(一种相信外星人通过技术手段创造了人类的邪教)就是个例子。在我看来,普通人中间也很自然地会产生一些新的习惯做法。比如在家里的‘神龛’中供奉已故亲人的电子克隆体也不是不可以的。”
想想看,即便以后有些宗教派别会将技术神圣化,还是可能有宗教极端分子对这项新科技大打出手。正如珀西科提到的,有些人会说克隆和人为地让人类延续的做法只是在用罪恶的方式显示傲慢,是在试图挑战“上帝的意志”。其他人则可能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进行论证,(以某种理由)指出要维存那些“活死人”,就会消耗本应该由活人享有的资源。
大部分极端主义者也只会抱怨和咆哮,然后拒绝使用这种新技术。不过,也有人会选择忠于自己的意识形态,积极地反对虚拟实体。要想知道他们以后会做什么,我们需要先猜猜这些未来实体的存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