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梦吗?
我提出,在未来几十年或几百年内,我们将能与计算机融合,并逐渐地、零碎地将我们自己复制到计算机化的模拟大脑中。不过,我们还要指出一个重要的潜在问题:创建这个模拟大脑需要以一个完全准确的人类神经系统模型作为基础,而我们也有可能无法搭建这个精准的系统。那样的话,我们的“最终产品”可能只会说话,只会像人一样做出反应,却无法像人类一样具备自我意识。
可以回忆一下总结智能革命的那一章,我们在那里说过,计算机系统仅通过研究人类的语言、写作和行为模式,就成功地模仿了人类。这个系统并不是对神经系统的计算机化模拟,而只是对人类神经系统的产物(语言、文字等)的模拟。
如果可以的话,你想象一下,未来补充大脑功能的假体不是一个可以与生物神经系统交互的计算机化的神经系统,而是一个算法更简单的系统。它可以接收来自大脑生物组织的输入,然后产生出类似于原生物区域会产出的东西。输入是一样的,输出也是一样的,但是基于硅的硬件和算法与基于生物的硬件和算法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关于这一点,我们必须问自己:人类的自我意识,也就是在想“我思,故我在”时感受到的自我意识,可以存在于一个没有模拟神经元的计算机模拟系统中吗?答案是我们还不知道,因为我们还无法确切定义那个一直难以捉摸的概念——自我意识,也就是那个被有些人定义为“心灵”或者“灵魂”的东西。
只要这些假体能取代大脑的一些特定部分,这个难题就不会成为真正的问题。但当整个大脑被这种假体替代后会怎样呢?有没有可能,我们试图把一个人的思想上传到电脑中时,会得到一个表面上完美,但没有任何知觉和自我意识的模拟系统?我们怎么分辨它们的不同之处呢?
我们确实还没有办法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还不知道心灵或自我意识是什么,也无法分辨它们是否只存在于生物神经元及其相互作用中,存在于这些细胞的计算机模拟系统中,还是会存在于任何能够模拟人脑输入和输出过程的先进软件中。这些问题,会让很多人不敢将自己的思想复制到电脑中,除非有性命之虞,迫不得已。
在这种情况下,我知道自己会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