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奴

昆仑奴

裴铏[1]

大历中有崔生者,其父为显僚,与盖代[2]之勋臣一品者熟。生是时为千牛[3],其父使往省一品疾。生少年容貌如玉,性禀孤介[4],举止安详,发言清雅。一品命妓轴帘[5]召生入室。生拜传父命。一品忻然爱慕,命坐与语。时三妓人,艳皆绝代,居前以金瓯贮含桃[6]而擘之,沃以甘酪而进。一品遂命衣红绡妓者,擎一瓯与生食。生少年赧妓辈[7],终不食。一品命红绡妓以匙而进之,生不得已而食。妓哂之。遂告辞而去。一品曰:“郎君闲暇,必须一相访,无间[8]老夫也。”命红绡送出院。时生回顾,妓立三指,又反三掌[9]者,然后指胸前小镜子,云:“记取。”余更无言。生归达一品意,返学院[10],神迷意夺,语减容沮,怳然[11]凝思,日不暇食。但吟诗曰:“误到蓬山顶上游,明玉女动星眸。朱扉半掩深宫月,应照琼芝雪艳愁[12]。”左右莫能究其意。时家中有昆仑奴磨勒,顾瞻郎君曰:“心中有何事,如此抱恨不已?何不报[13]老奴?”生曰:“汝辈何知,而问我襟怀间事?”磨勒曰:“但言,当为郎君解释[14]。远近必能成之。”生骇其言异,遂具告知。磨勒曰:“此小事耳,何不早言之,而自苦耶?”生又白其隐语。勒曰:“有何难会。立三指者,一品宅中有十院歌姬,此乃第三院耳。返掌三者,数十五指,以应十五日之数。胸前小镜子,十五夜月圆如镜,令郎来耶?”生大喜,不自胜,谓磨勒曰:“何计而能导达我郁结?”磨勒笑曰:“后夜乃十五夜,请深青绢两匹,为郎君制束身之衣。一品宅有猛犬守歌妓院门,非常人不得辄入,入必噬杀之。其警如神,其猛如虎。即曹州[15]孟海之犬也。世间非老奴不能毙此犬耳。今夕当为郎君挝杀之。”遂宴犒以酒肉。至三更,携链椎[16]而往,食顷而回曰:“犬已毙讫,固无障塞[17]耳。”是夜三更,与生衣青衣,遂负而逾十重垣,乃入歌妓院内,止第三门。绣户不扃,金[18]微明,惟闻妓长叹而坐,若有所俟。翠环初坠,红脸才舒[19],玉恨无妍,珠愁转莹。但吟诗曰:“深谷啼恨阮郎,偷来花下解珠阒。碧云飘断音书绝,空倚玉箫愁凤凰[20]。”侍卫皆寝,邻近阒然[21]。生遂缓搴帘而入。良久,验是生。姬跃下榻执生手曰:“知郎君颖悟,必能默识,所以手语[22]耳。又不知郎君有何神术,而能至此?”生具告磨勒之谋,负荷而至。姬曰:“磨勒何在?”曰:“帘外耳。”遂召入,以金瓯酌酒而饮之。姬白生曰:“某家本富,居在朔方[23]。主人拥旄[24],逼为姬仆。不能自死,尚且偷生。脸虽铅华[25],心颇郁结。纵玉箸举馔,金炉泛香,云屏[26]而每进绮罗,绣被而常眠珠翠,皆非所愿,如在桎梏[27]。贤爪牙既有神术,何妨为脱狴牢[28]?所愿既申,虽死不悔。请为仆隶,愿侍光容。又不知郎君高意如何?”生愀然[29]不语。磨勒曰:“娘子既坚确如是,此亦小事耳。”姬甚喜。磨勒请先为姬负其囊橐妆奁,如此三复[30]焉。然后曰:“恐迟明。”遂负生与姬而飞出峻垣十余重。一品家之守御,无有警者。遂归学院而匿之。及旦,一品家方觉。又见犬已毙。一品大骇曰:“我家门垣,从来邃密,扃锁甚严,势似飞腾,寂无形迹,此必侠士而挈之。无更声闻[31],徒为患祸耳。”姬隐崔生家二载,因花时驾小车而游曲江,为一品家人潜志认。遂白一品。一品异之。召崔生而诘之。事惧而不敢隐,遂细言端由:皆因奴磨勒负荷而去。一品曰:“是姬大罪过。但郎君驱使逾年,即不能问是非。某须为天下人除害。”命甲士五十人,严持兵仗,围崔生院,使擒磨勒。磨勒遂持匕首飞出高垣,瞥若翅翎,疾同鹰隼,攒矢[32]如雨,莫能中之。顷刻之间,不知所向。然崔家大惊愕。后一品悔惧,每夕多以家童持剑戟自卫。如此周岁方止。后十余年,崔家有人见磨勒卖药于洛阳市,容颜如旧耳。


[1] 作者裴铏,唐僖宗时人,曾任成都节度副使加御史大夫等官职。著有《传奇》三卷,多失传。
这篇作品中,红绡女反抗压迫,追求自由;昆仑奴不畏强暴,拯救弱女,都是值得称许的。
红绡以富家女的身分,尚且被贵官逼为姬仆,无钱无势者之遭受迫害,更可想而知。“盖代之勋臣一品者”,向来认为是指的郭子仪。郭子仪在当时是所谓“再造国家”的“社稷之臣”,史书称为“宽厚”,还有这种行为,这就不难看出,封建社会里大官僚们是如何地作威作福,鱼肉人民了。
明人梁伯龙《红绡》、梅禹金《昆仑奴》两杂剧,均据此篇改写而成。
昆仑奴:唐时昆仑族,流亡到中国,卖身为人奴仆,叫做“昆仑奴”。

[2] 盖代:盖过当世,无人能比的意思。

[3] 千牛:“千牛备身”的简称,唐时警卫宫殿的武官,属左右千牛卫,多由贵族子弟充当。这种武官手执千牛刀,所以称为“千牛”。千牛刀,意指刀锋锐利,可以解剖千牛而不钝。

[4] 孤介:方正而不随和的脾气。

[5] 轴帘:卷帘。

[6] 含桃:樱桃的别名。

[7] 赧(nǎn)妓辈:在歌妓们面前感到难为情。

[8] 无间(jiàn):不要疏远。

[9] 立三指,又反三掌:竖起三个指头,又把手掌反覆三次。

[10] 学院:书房。

[11] 怳然:神魂颠倒,迷迷糊糊的样子。

[12] 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说,在一品家中遇见了红绡女。“玉女”,指红绡女。后两句的意思是想象红绡女在幽闭中的苦闷之状。“蓬山”,就是蓬莱,参看前《长恨传》篇“蓬壶”注。

[13] 报:告知。

[14] 解释:这里是想办法的意思。

[15] 曹州:也称济阴郡,约辖今山东菏泽、曹县、成武及河南一部分地区,州治在今曹县。

[16] 链椎:有链条的槌。

[17] 障塞:阻碍。

[18] 金(ɡānɡ):灯。后文《却要》篇“银缸”,义同。

[19] 翠环初坠,红脸才舒:刚把耳环摘掉,洗去脸上脂粉,恢复本色,指卸妆不久。

[20] 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说遇见了崔生。“”,同“莺”字。“阮郎”,本指阮肇,这里借指崔生。神话传说:东汉时,刘晨和阮肇上天台山采药,迷路不得回家,就以山上的桃子充饥。后来遇见仙女,被留住半年;等到回家时,子孙已经相传十世了。见《神仙传》。“偷来花下解珠”,是一句象征的话,意指崔生打动了自己的情怀。后两句的意思是说,因为崔生没有消息,感到愁闷。“空倚玉箫愁凤凰”,用萧史故事,说自己和崔生不能像萧史和弄玉那样吹箫相和,乘凤飞去。参看前《莺莺传》篇“萧史”注。

[21] 邻近阒然:“阒”,原作“闃”,据字书改。

[22] 手语:打手势示意。

[23] 朔方:北方。

[24] 拥旄:“旄”,旄节,皇帝给予将帅的一种符信。“拥旄”,就是率领军队,为一方统帅的意思。

[25] 脸虽铅华:脸上虽然搽着粉。

[26] 云屏:云母(一种晶体透明成板状的矿物)制成的屏风。

[27] 如在桎梏(zhì ɡù):如同在监牢里一样。“桎梏”,脚镣和手铐。

[28] 狴(bì)牢:“狴”,狴犴(àn)。据《升庵外集》说:龙生九子,第四个叫做狴犴,形如虎,有威力。封建时代把它的像画在狱门上,表示“威严”。因称监狱为“狴牢”。

[29] 愀(qiǎo)然:忧愁的样子。

[30] 三复:来回三次。

[31] 无更声闻:不要再声张、不要再把这件事传播出去。

[32] 攒矢:集中地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