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儒士
皇甫氏
近者,京都有数生会宴,因说人有勇怯,必由胆气;胆气若盛,自无所惧,可谓丈夫。座中有一儒士自媒[2]曰:“若言胆气,余实有之。”众人笑曰:“必须试,然[3]可信之。”或曰:“某亲故有宅,昔大凶[4],而今已空锁。君能独宿于此宅,一宵不惧者,我等酬君一局[5]。”此人曰:“唯命[6]。”明日便往。——实非凶宅,但暂空耳。——遂为置酒果灯烛,送于此宅中。众曰:“公更要何物?”曰:“仆有一剑,可以自卫,请无忧也。”众乃出宅,锁门却归。此人实怯懦者。时已向夜,系所乘驴别屋,奴客并不得随,遂向宿,了[7]不敢睡,唯灭灯抱剑而坐,惊怖不已。至三更,有月上,斜照窗隙,见衣架头有物如鸟鼓翼,飜飜而动。此人凛然强起,把剑一挥,应手落壁,磕然有声。后寂无音响。恐惧既甚,亦不敢寻究,但把剑坐。及五更,忽有一物,上阶推门;门不开,于狗窦中出头,气休休然[8]。此人大怕,把剑前斫,不觉自倒,剑失手抛落。又不敢觅剑,恐此物入来,床下跧伏[9],更不敢动。忽然困睡,不觉天明。诸奴客已开关,至
子间,但见狗窦中,血淋漓狼籍[10]。众大惊呼,儒士方悟,开门尚自战栗,具说昨宵与物战争之状。众大骇异。遂于此壁下寻,惟见席帽[11],半破在地,即夜所斫之鸟也:乃故帽[12]破敝,为风所吹,如鸟动翼耳。剑在狗窦侧。众又绕堂寻血踪,乃是所乘驴,已斫口喙,唇齿缺破:乃是向晓因解[13],头入狗门,遂遭一剑。众大笑绝倒[14],扶持而归。士人惊悸,旬日方愈。
[1] 这是一篇喜剧性而具有讽刺意味的作品。
作者具有“无鬼论”的唯物主义观点。他笔底下的京都儒士,是一个表面说大话,实际却十分怯懦的人。作者嘲笑他由于不能破除迷信,心里是相信有鬼的,以致庸人自扰,造成种种错觉,使得自己陷于极度紧张而窘迫的环境里。
[2] 自媒:自己介绍自己、推荐自己。
[3] 然:然后。
[4] 古时人迷信,认为某一所房子里常有鬼怪出现,往往捣乱得令人不安,甚至致人死亡,就称这种房子为“凶宅”——不吉利的房子。
[5] 酬君一局:请你吃喝一顿。
[6] 唯命:就依你所说。
[7] 了:完全、简直的意思。
[8] 休休然:本应作“咻咻然”,形容喘息、呼吸急促的样子。
[9] 跧(quán)伏:爬在地下。
[10] 狼籍:乱七八糟的样子。
[11] 席帽:一种用藤子编织的帽子。唐时习惯,读书人外出时,每以席帽随身;等到中举后,就弃置不用了。
[12] 故帽:旧帽。
[13] 因解:因为挣脱了所系的绳索。
[14] 绝倒:狂笑、笑得打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