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要

却要 [1]

皇甫枚

湖南[2]观察使李庾之女奴,曰却要。美容止,善辞令。朔望通礼谒于亲姻家[3],惟却要主之,李侍婢数十,莫之偕[4]也。而巧媚才捷,能承顺颜色[5],姻党亦多怜之。李四子:长曰延禧,次曰延范,次曰延祚,所谓大郎而下五郎也。皆年少狂侠,咸欲蒸[6]却要而不能也。尝遇清明节,时纤月娟娟,庭花烂发,中堂垂绣幕,背银缸,而却要遇大郎于樱桃花影中,大郎乃持之求偶。却要取茵席授之,曰:“可于厅中东南隅,伫立相待;候堂前[7]眠熟,当至。”大郎既去,至廊下,又逢二郎调之。却要复取茵席授之,曰:“可于厅中东北隅相待。”二郎既去,又遇三郎束之[8]。却要复取茵席授之,曰:“可于厅中西南隅相待。”三郎既去,又五郎遇着,握手不可解。却要亦取茵席授之,曰:“可于厅中西北隅相待。”四郎皆去。延禧于厅角中,屏息以待。厅门斜闭,见其三弟比比[9]而至,各趋一隅。心虽讶之,而不敢发。少顷,却要突燃炬,疾向厅事,豁双扉而照之,谓延禧辈曰:“阿堵[10]贫儿,争敢向这里觅宿处?”皆弃所携,掩面而走。却要复从而咍[11]之。自是诸子怀惭,不敢失敬。


[1] 这是一篇短篇讽刺作品。
却要处在险恶的环境里,却能从容布置,玩弄主人的四个儿子于掌上,使他们怀惭而去,从此不敢失敬。她是一个机智而又风趣的人物。
这篇故事也反映了官僚子弟腐化无耻的本质。

[2] 湖南:指洞庭湖以南的地方,唐时分属江南西、山南东、黔中诸道。

[3] 朔望通礼谒于亲姻家:指在初一、十五这两天,和亲戚间彼此送礼应酬,互致问候,是古时的一种风俗。“朔”、“望”,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日。

[4] 莫之偕:不能同她一道去做,意思是说没有这个能力。

[5] 颜色:脸色。

[6] 蒸:对长一辈的人犯奸淫行为叫做“蒸”。却要是李庾的姬妾,相当于李庾儿子们的庶母的身分,李庾的儿子们却想对她无礼,所以称之为“蒸”。

[7] 堂前:指父母。

[8] 束之:这里是抱持的意思。

[9] 比比:屡屡、陆续。

[10] 阿堵:“若个”的意思,当时的口语。若个,犹如说哪个。

[11] 咍(hāi):讥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