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禁止孩子哭泣

不要禁止孩子哭泣

有相当一部分父母只想看到笑靥如花的孩子,而一旦看到孩子哭泣,就会马上制止孩子:“不要哭!不许哭!赶紧停止哭泣!”殊不知,这样的要求对于孩子而言是非常残忍的,孩子虽然小,却有自己的情绪和感受,也有表达情感的需求和能力。父母一味地禁止孩子哭泣,就像强行把孩子表达感情的阀门关闭,导致孩子无法找到正确的途径发泄情绪,从而因为情绪压抑产生各种心理疾病。

毋庸置疑,孩子只有在遭遇负面情绪困扰的时候,才会情不自禁地哭泣。作为父母,我们看到孩子需要发泄负面情绪时,千万不要简单粗暴地制止孩子发泄情绪,更不要以各种方式压抑孩子的情绪表达,而应该给予孩子合理宣泄情绪情感的途径,并鼓励孩子在心情郁闷的时候进行更为合理的表达。在孩子心目中,最信任的人就是父母,如果在父母这里不能得到支持和帮助,孩子必然更加郁郁寡欢、低沉失落。最为重要的是,如果孩子的情绪总是得不到发泄,他们还会产生各种负能量,导致心理扭曲、情绪不稳定,毫无疑问,这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更为不利的。

有一天,妈妈正在厨房里做饭,乐乐大喊大叫着从外面冲进来,一边跑一边喊道:“我讨厌张宇,他再也不是我的好朋友了!”妈妈正准备问问乐乐到底是怎么回事,乐乐已经冲到自己的房间里了。看到乐乐情绪冲动的样子,妈妈原本想去询问乐乐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转念一想:孩子大了,有心事了,就让他自己消化吧!

一直到吃晚饭的时间,乐乐才从卧室里出来,他的眼睛红红的,似乎哭过了。妈妈耐心询问乐乐:“乐乐,今天怎么了?和张宇闹别扭了吗?”乐乐点点头,眼泪簌簌而下:“我想当班长,班级里今天组织投票,他却把票投给了别人,我再也不当他是好朋友了。”妈妈安抚乐乐:“哦,原来是这样。你想当班长,一定是为了给班级同学服务,对不对?”乐乐点点头。妈妈没有让乐乐擦眼泪,她就像没有看到乐乐的眼泪一样,这样一来,乐乐反而更自在,也不觉得哭泣是丢人的事情。妈妈继续对乐乐说:“乐乐,我能理解你的心情。不过,当班长也是需要能力的,我觉得,是不是因为张宇觉得你某个方面的能力不够,所以把票给了更适合当班长的人?”乐乐冲动地喊道:“我就是适合当班长的人啊!”妈妈说:“每个人对于班长的理解都是不同的。也许,张宇和你对于班长的标准就不一样。你要是觉得心里难受,可以哭一哭,不过哭过之后还要继续努力,这样,当你具备当班长的能力时,就会得到更多的选票,好吗?说不定现在大家选的班长没有那么完美,你也有可能在下一次班委选举中胜出呢!”

就这样,在妈妈的安抚下,乐乐的情绪恢复平静。吃完美味的晚餐,乐乐对妈妈说:“妈妈,我觉得你说得很对,我应该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也许在同学们心中我还不足以成为合格的班长!”妈妈由衷地对乐乐竖起大拇指。

很多人都认为爱哭的孩子性格软弱,因此,每当看到孩子哭泣,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训斥孩子,喝令孩子当即停止哭泣,这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怕孩子给自己丢脸。实际上,孩子之所以哭泣,是因为他们内心产生了负面情绪,在负面情绪的驱使下,他们才情不自禁地哭泣。哭,作为孩子的情绪表达方式之一,对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有很重要的意义。作为父母,我们一定不要压抑孩子的情绪表达,而应该引导孩子更好地表达情绪,这样孩子才能身心健康地成长。有的时候,如果觉得孩子的情绪太过激烈,父母还可以引导孩子转移注意力,让孩子做喜欢做的事情,从而给情绪恢复争取更多的时间。在亲子关系中,情绪情感的沟通是至关重要的亲子沟通方式,孩子必须与父母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到位的情绪表达,才能与父母建立深厚的感情和稳固的关系。如果在沟通过程中把语言和情绪情感相剥离,只会导致亲子关系破裂、亲子矛盾越发严重。因而,父母一定允许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从而让亲子沟通进入良性循环之中。此外,父母还要对孩子的情绪情感表达进行积极的回应,这样,孩子才会更加乐于表现自己的情感,让内心的情绪河流顺畅地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