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许孩子拒绝父母的安排
很多父母在处理亲子关系时都会进入一个误区,即觉得孩子还小,智力发育不够成熟,也缺乏人生经验,为此,总是强制安排孩子的人生。当与孩子意见产生分歧的时候,父母还会强制要求孩子必须听从父母的意见,这对于孩子来说当然是不公平的。父母对于孩子不要采取强权主义,而要允许孩子拒绝自己。
当然,对于父母而言,如果孩子言听计从,父母管教孩子会更加方便。但是从长远角度来看,如果孩子没有独立的见识,那么,当他长大成人之后无法得到父母的全面安排时,就会在人生中遭遇困境,无法应对人生。所以明智的父母不会要求孩子对于父母言听计从,而是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在孩子拒绝父母的安排时,也会尊重孩子的意见,理性分析孩子的方案是否可行。唯有如此循序渐进地提升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孩子的自理能力才会越来越强,独立能力才会逐渐加强。
趁着周末,妈妈带着甜甜去买换季的衣服。甜甜最喜欢穿裙子,所以妈妈计划为甜甜选购几条裙子。到了商场,妈妈挑选了几条裙子让甜甜试一试,在这几条裙子里,妈妈尤其喜欢一条灰色带红色花朵的裙子,看起来时尚大方、非常洋气。然而,甜甜对妈妈选中的裙子并不喜欢,而是自己选择了一条粉色的裙子。这件裙子有好几层纱,看起来非常漂亮。妈妈担心这件裙子穿起来太热,但是甜甜对此不以为然:“妈妈,我不会热的,我喜欢这件裙子。”妈妈坚持让甜甜试穿那条灰色的裙子,甜甜却总是拒绝,无奈,妈妈只好强制甜甜试穿裙子。甜甜生气地扭动身体,挥动手臂,拒绝妈妈。
后来,虽然妈妈买了那条灰色的裙子,但是甜甜始终拒绝穿它。每次妈妈拿出那条裙子,甜甜就很生气,爸爸看到妈妈和甜甜为了裙子争执,询问妈妈:“你不是带着她去买裙子的吗?为何还买回来一件她拒绝穿的裙子呢?”妈妈也很郁闷:“我喜欢这件裙子,我以为,她当时不喜欢,买回来之后就会喜欢,谁想到她这么固执呢!”爸爸笑起来,说:“你呀,以后要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啦!”
允许孩子拒绝,允许孩子说不,是对孩子最基本的尊重。很多父母都希望孩子非常听话,对父母言听计从,这实际上是错误的。教育的标准和目的并非让孩子听话,而是让孩子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思想,这样孩子才能成为独立自主的人,才有能力面对人生,支撑起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在亲子关系中,常常存在不合理的情况,即父母总是要求孩子听话,却从来不能耐心听孩子的倾诉,更无法真正做到尊重孩子的意见和建议。平等对待孩子,绝不应该作为一个口号被提起,父母应该调整好心态,真正从自我做起,尊重和平等对待孩子,从而得到孩子的尊重和信赖,让亲子教育顺利展开和进行下去。
细心的父母会发现,两三岁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开始学会拒绝和坚持。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自我意识敏感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个阶段,父母一定要保护孩子的自我意识,支持孩子发展独立的思想意识和观点,这样孩子才能更加独立自主,在遇到很多事情的时候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成功地为自己做主、为自己代言。从另一个角度而言,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父母虽然是成人,心智发育成熟,生活经验丰富,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父母就是绝对正确的。尤其是很多父母对待孩子总是先入为主,从主观角度出发对待孩子,而并不能了解孩子的真实内心状态和心理需求。这样一来,父母对孩子的揣测当然无法满足孩子的需求。唯有客观公正地认知和了解孩子,才能更加贴近孩子的真实需求,才能给出孩子合理的建议和指导。所以,作为父母,我们再也不要因为自以为是而强求孩子必须听从我们的建议,而应怀着宽容的态度接纳孩子的不同意见,并最大限度打开心扉理解孩子,尊重和平等对待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