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对于沟通也很重要

语气对于沟通也很重要

对于沟通,很多人都存在误解——对于沟通而言,最重要的是说话的内容和方式。实际上,语气对于沟通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有的时候,同样的话采用不同的语气说出来,往往会起到不同的效果。孩子的自尊心非常敏锐,感情细腻,因此,父母在与孩子沟通的时候,一定要采取合适的语气,让语言表达恰如其分。

如何让孩子更听话?很多父母为此烦恼不已,也有相当一部分父母长期致力于寻求解决的方法。而实际上,让孩子听话并不应该作为教育的目标之一,因为,听话的孩子也许在小时候对父母言听计从,让父母很省心,而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父母无法照顾和保护孩子一辈子,当孩子不得不独立面对生活时,等待着他们的必然是命运的残酷和现实的无奈。所以,父母不要把让孩子听话作为目标之一,而应意识到,对于孩子的成长而言,听话并非一件好事情。明智的父母会有意识地提升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所以他们不强求孩子听话,而是会激励孩子独立思考,也鼓励孩子与父母进行争辩。唯有如此,在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孩子才能不断成长和成熟起来。

周末的早晨,刚刚起床的乐乐睡眼惺忪地来到妈妈面前,说:“妈妈,昨天我们学校里有一件很有趣的事情……”说着,乐乐似乎陷入思考,停顿下来。妈妈有些着急,说:“说!赶紧说!”乐乐马上听出妈妈的语气不对,停止说话,瞪大眼睛看着妈妈。妈妈觉察到乐乐情绪变化,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对乐乐说:“怎么了,说啊!”乐乐噘着嘴,眼睛里含着泪水:“你什么语气啊?”妈妈自知理亏,笑起来:“我没有什么语气啊,我只是着急做饭给你吃,你要快点儿说,我才好给你做饭。”看到妈妈语气缓和下来,乐乐才继续表达。

对于孩子的表达,父母要有耐心,这样才能保护孩子表达的热情,从而帮助孩子更加主动与父母沟通。很多父母认为孩子小,心思不够细腻,因而对于孩子的情绪感受也就没有那么关注。其实,孩子尽管小,也有自己的思想意识、态度观念,也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作为父母,在和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们不但要关注孩子的行为表现,也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唯有以恰当的语气和孩子交流,孩子才会更愿意听父母的话,并采纳父母的建议。

还有些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也不讲究方式与语气。常言道,会说的人说得人笑,不会说的人说得人跳。哪怕孩子犯错,父母也不能肆无忌惮地批评孩子。归根结底,批评的目的是让孩子自我反省、改正错误,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居高临下、颐指气使,孩子非但不会主动反省,反而会对父母产生逆反心理,导致事情的发展更加糟糕。因此,当感到孩子不听话的时候,不如尝试着改变语气与孩子交流,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把话说到孩子心里去,让孩子从被动听话或者抗拒听话转化为主动听话,并让家庭教育起到最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