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适度的决策权
很多父母都认为孩子还小,心智发育不成熟,人生经验不丰富,因而对于孩子缺乏信任,在遇到意见分歧的时候,也不愿意给孩子决策权。实际上,孩子虽然小,但是也有自己的思想和意识,因此,父母要相信和尊重孩子,给予孩子适度的决策权。也许孩子最初决策的时候无法思考周全,但是每个人的能力并非与生俱来的,孩子需要在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历练,才能越来越成熟和理性。
当发现孩子决策能力比较弱、不能全面思考的时候,父母不要着急,而应多多鼓励孩子。父母要认识到孩子决策中值得赞许的地方,即使孩子有做得不足的地方,也要耐心对待孩子,帮助孩子不断地提升和完善自我。
倩倩是个懂事的孩子,非常乖巧,说起话来柔声细语。有一个周末,倩倩正在睡午觉,突然听到爸爸妈妈压低声音的交谈。听起来,妈妈的声音还很担忧和焦虑,为此,倩倩睡眼惺忪地起床,走到妈妈面前问:“妈妈,你怎么了?”妈妈看着倩倩,欲语还休。倩倩看出妈妈的犹豫,说:“妈妈,我已经长大了,是大孩子了。你应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也可以为你们排忧解难。”妈妈看着爸爸,爸爸对妈妈说:“告诉倩倩吧,让倩倩也参与意见。”
原来,爸爸要调动到外地工作,目前有两个方案,一个是把妈妈和倩倩也带过去,这样一家三口可以在一起生活;另外一个是把妈妈和倩倩留在家里,这样爸爸每个月可以回家一次看望妈妈和倩倩。妈妈担心,倩倩换到陌生的城市生活,换了一个环境,也许学习成绩会受到影响。爸爸却认为孩子的适应能力很强,很快就能适应新环境。为此,爸爸妈妈非常犹豫。倩倩了解事情的经过之后,思考片刻,对妈妈说:“妈妈,我愿意和你跟着爸爸一起去新的城市,爸爸说得对,我会很快适应的。而且,我愿意去更多的地方生活,这样还能增长见识呢!”倩倩一锤定音,爸爸妈妈当即决定准备搬迁的事情。倩倩也很高兴,而且非常憧憬去美丽的新城市度过几年的时光呢!
在这个事例中,爸爸妈妈之所以犹豫不定,就是因为考虑到倩倩。他们一则担心倩倩不能适应新生活,二则担心倩倩转学之后学习成绩出现波动,但是,他们也担心爸爸独自去外地会影响亲子感情。幸好倩倩听到父母的交谈,并争取到表决的权利,才有效地帮助父母解决了这个问题。
实际上,孩子虽然小,却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当父母因为孩子的问题而犹豫不定的时候,最好能够征求孩子的意见,说不定孩子还会让原本使父母感到为难的问题迎刃而解呢!当然,毕竟孩子心智不够成熟,人生经验匮乏,所以父母也不要把所有的决策权都交给孩子。通常情况下,父母交给孩子三分之一的决策权就好。三分之一的决策权,既给了孩子自由表达的权利,也使得父母可以对孩子的成长起到监管的作用,从而有效引导孩子作出正确决策,也可以在孩子误入歧途的时候及时纠正孩子的错误,帮助孩子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当遇到重大问题需要决策的时候,父母也要征求孩子的意见。很多父母误以为只有无关紧要的小事才需要让孩子参与决策,却不知道越是在面对重大问题的时候越是应该和孩子一起商议,从而帮助孩子提升思考和决策能力。此外,在孩子参与决策的情况下,父母一定要慎重思考,从而做到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每个父母都想在孩子的心中成为权威者、树立威信,却不知道父母的威信并非与父母的角色捆绑在一起,即使作为父母,也要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表现出更强的能力、决断与勇气,避免出尔反尔或者举棋不定,才能在孩子心目中树立威信,才能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有效指引孩子。
孩子还小,难免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当给予孩子决策权的时候,父母就应该作好准备,接纳孩子的错误。很多父母只能接受孩子的正确决策,而不能宽容孩子的错误,这样一来必然导致孩子压力山大,渐渐地,孩子也许会因为胆怯或者惧怕受到批评而变得畏畏缩缩。每个人都是踩着失败的阶梯才能不断进步的,父母希望孩子进步,就要允许孩子犯错。即使孩子作出的抉择并非那么完美,父母也要接纳孩子的决策,这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信心,让孩子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决果断、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