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拥有开阔的心胸
一个人唯有拥有开阔的心胸,才能在人生中拥有更多的幸福快乐。否则,一个心思狭隘的人,很难感受到生活的乐趣,也常常会被各种各样的不如意缠身。正如人们常说的,心若改变,世界也随之改变。因此,作为父母,我们教给孩子诸多的知识和做人的道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开阔的心胸,这样孩子才能心怀天地,人生天高地远。
随着渐渐成长,孩子们不再只依赖父母,而是希望融入同龄人的团队之中,与同龄人相处,并得到同龄人的认可。然而,每个孩子的脾气性格都相差迥异,同龄的孩子在相处的过程中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争执和冲突。作为父母,我们要提前做好功课,让孩子拥有自控力,从而做到与他人友好相处、融入团队之中。
当然,孩子年纪还小,还不能理解宽容的意思。除了告诉孩子胸怀宽广的道理之外,父母也要以身示范,给孩子起到最佳的榜样作用。如果父母本身就很小气,不能做到宽容和理解他人,且常常因为斤斤计较而与人发生争执,则孩子也会很小气。当父母把包容融入生活的点点滴滴,为孩子树立积极的榜样,让孩子去模仿,则孩子就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形成包容的品质。
豆豆一岁半了,自我意识渐渐觉醒,脾气也变得大起来。有一天,豆豆走路的时候不小心摔倒,奶奶赶紧扶起豆豆,并且使劲对着地踩踏几脚,说:“都怪这个地不平,才会把豆豆绊倒。”每次豆豆磕碰到的时候,奶奶都会抱怨地,抱怨桌子角、板凳腿。随着渐渐长大,豆豆越来越娇惯,不管有什么事情都会责怪外界。
进入幼儿园之后,在舞蹈课上,豆豆和另外一个孩子因为跑得太快撞到一起,不小心把嘴巴磕破了。豆豆当即大喊大叫地哭起来,坚持要让妈妈来幼儿园里接他回家。老师无奈,只好打电话让妈妈来幼儿园里接豆豆。到了幼儿园,豆豆向妈妈告状:“妈妈,都怪另一个小朋友跑得太快,把我的嘴巴磕破了。”妈妈问:“豆豆,那个小朋友也受伤了吗?”豆豆点点头,说:“他的下巴颏也红了。”妈妈耐心告诉豆豆:“豆豆,你被撞伤了很疼,那个小朋友也一定很疼。你应该关心那个小朋友,你们互相安慰,就不会感到那么疼了。而且那个小朋友也不是故意的,他要是看到你,一定不会这样撞上来,知道吗?”在妈妈的一番安慰下,豆豆的情绪恢复平静。妈妈问豆豆:“你的伤口已经好了,不再流血了。你愿意继续留下来上课,还是和妈妈一起回家呢?”豆豆的情绪恢复平静,因而对妈妈说:“妈妈,我愿意留下来继续上课,和小朋友们玩。”经过这次事情以后,豆豆在幼儿园里表现更好,再也不会因为一些小小的问题而与小朋友争吵打闹,与小朋友的关系也变得更亲近。
在孩子与同龄人相处过程中,父母如果发现孩子因为矛盾纷争而受到伤害,首先要检查孩子的伤势。有的时候,伤害并不一定发生在身体上,也有可能是针对心灵的,因而父母还要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通过耐心询问了解事情发生的情况,从而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舒缓情绪。假如孩子不小心伤害他人,父母也不要忙于斥责孩子,而应制止孩子,然后先检查其他孩子的伤势,在安抚好其他孩子之后,再教育自家的孩子。总而言之,父母一定不要慌乱,否则就会使事态朝着恶劣的方向发展,无法收场。
人是群居动物,每个人都要与形形色色的人相处和交往,孩子也是如此。在人际交往中,孩子难免会与他人发生矛盾、争执和冲突,此时,父母一定要正确引导孩子,既不要对孩子的冲突过于紧张,也不要对孩子的社交完全不放在心上。唯有教会孩子理解和体谅,唯有让孩子形成宽容的品质,孩子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交往中如鱼得水、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