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兴趣班压垮孩子
如今,为了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越来越多的父母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目的就在于让孩子尽早腾飞。然而,所谓的兴趣班已渐渐地变了味道,因为父母根本没有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而是擅自做主给孩子安排。实际上,兴趣班就是要以孩子的兴趣为出发点,正如人们常说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在兴趣的指引下,孩子们才能更快成长和进步。
当父母不由分说地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兴趣班时,孩子一定会感到压力山大,甚至被兴趣班压垮,导致对于很多事情都失去兴趣。不可否认,现代社会全民陷入教育焦虑状态,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成长都心急如焚,恨不得拔苗助长,马上就让孩子成才。殊不知,孩子的成长是漫长的过程,父母要对孩子的成长怀有耐心,而不能总是急于求成、急功近利。原本,兴趣班的出现对于孩子的成长是好事情,顺应了发展素质教育的趋向。但是,当父母对于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贪婪,则孩子根本无法承受。
除了各种各样的兴趣班之外,还有形形色色的特长班,如奥数班、作文班、英语培训班等。对于擅长某个方面的孩子而言,参加这一方面的培训的确是好事情,但是如果孩子本身并不擅长这个方面,父母却强迫孩子要学习这个方面,则只会导致事与愿违。因而父母一定不要强迫孩子必须学习某一门特长,而应该在了解和尊重孩子的基础上顺应孩子的天性,支持孩子去学习和成长。
吴尊最喜欢踢足球,因此,当得知学校里要组织足球队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报名参加。到了周末的训练时间,吴尊积极地去学校里参加训练,谁想到,他前脚刚到,爸爸后脚就跟着来了。爸爸冲着在校园里挥汗如雨的吴尊喊道:“赶紧给我回家,学习去!”吴尊很委屈:“爸爸,我喜欢踢球。”爸爸不由分说,拉着吴尊的胳膊就往外走:“赶紧回家写作业,下午还要上奥数呢!现在踢球,作业什么时候写呢?”吴尊眼睛里含着泪水:“我不喜欢学奥数,我只想踢球!”爸爸对吴尊的话充耳不闻,继续拉着吴尊走出球场。
回到家里,吴尊既没有吃饭,也没有去上奥数,而是始终把自己锁在房间里,不愿意出来。妈妈劝说吴尊吃饭,吴尊哭着说:“不让我踢球,我就不吃饭。我不想学习奥数,不想学习英语,但是为了你们,我都去学了。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尊重我,让我去踢球呢?我不会耽误学习的,我保证。”看着吴尊的眼睛里满含着渴望,妈妈很心疼,因而对吴尊说:“吴尊,妈妈去和爸爸商量,同意你去踢球,你的课外班也可以减少两个,好吗?”吴尊这才破涕为笑。
事例中的情形,在现实生活中的很多家庭里都发生过。父母尽管生养了孩子,却没有权利始终安排和强求孩子。父母一定要端正心态,本着尊重孩子的原则,给予孩子自主决策的权利。原本,父母提供条件让孩子参加兴趣班、特长班是好事情,但是如果不尊重孩子,则会因为强迫孩子而招致孩子的埋怨,这种情况下,孩子学习的效果也不会好。
现代教育中,很多父母并不知道孩子真正的特长是什么。所谓特长,其实是孩子在接受学校系统教育的基础上再发展优势和长处,这样孩子才会有所成就,才能在专项方面出类拔萃。在给孩子报兴趣班或者特长班的时候,父母一定要慎重,这样才能在正确认知孩子的基础上发现孩子的优势所在,从而让孩子在特长方面的发展更加事半功倍。此外,父母是孩子成长的陪伴者,也是孩子的监护人,是最了解孩子的人,也是有机会和条件发掘孩子特长的人。所以父母在生活中要处处留心,这样才能最大限度挖掘孩子的优势和长处,才能让孩子在特长方面有良好的发展和成就。
父母要弄清楚一个现实,即与其让孩子学习各种各样的技能却不精通,不如让孩子学习得少而精,发展孩子的核心技能和核心竞争力。这样一来,远远比让孩子面面俱到来得更好。退一步而言,就算孩子没有太大的成就,对于父母而言,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也比其他一切事情都更加重要。记住,孩子的成长过程是不可逆的,父母要珍惜能够陪伴孩子成长的时光,当好孩子的监护人,为孩子的快乐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