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担忧的事情告诉孩子

把你担忧的事情告诉孩子

很多父母与孩子沟通的时候都不够真诚,他们并不愿意把自己担忧的事情告诉孩子,而只会一味地指责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衷,并抱怨孩子让他们失望,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想一想:孩子是否理解他们的内心,是否知道他们的忧虑所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体谅,一定要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否则就是空谈。父母不要自以为了解孩子,也不要误以为孩子是父母肚子里的蛔虫。要想得到孩子的理解和体贴,父母首先要把自己的忧虑告诉孩子,并把孩子当成独立的生命个体去平等对待。尤其是对于稍微年长的孩子,父母还可以向其征求意见解决问题,虽然孩子的思路与成人不同,但是,也许恰恰是因为换了一个思路,问题反而会迎刃而解。

孩子理解和感知能力有限,面对父母的抱怨,他们常常感到莫名其妙:“我怎么了?我没犯错误啊!”而父母也觉得很委屈,总是如同连珠炮一样指责孩子:“我都快被你气死了,我早晚死在你手里,你能不能上点心,给我长点儿脸!”可惜,孩子此时完全不知所云,这一切都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抱怨太过笼统,而不够详细具体。这有点儿类似于男人和女人之间的沟通。在家庭生活中,有的时候女人气得够呛,男人却丝毫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不管是女人与男人之间,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都要做到透彻地沟通,这样才能让很多问题都迎刃而解。

妈妈和爸爸离婚了,独自带着斯诺生活。原本妈妈以为,结束和爸爸之间的争吵后,终于可以和斯诺一起踏踏实实地生活。没想到,安稳日子才过了没多久,学校老师就打电话给妈妈,说斯诺把同学的头打破了,同学进了医院,还缝合了好几针。得到这个消息,妈妈简直如同遭遇晴天霹雳,她无论如何也想不通,原本老实本分的斯诺,为何突然变得这么暴力和顽劣。

妈妈赶紧向单位请假,奔赴医院。在医院里,妈妈向受伤同学及其家长道完歉,强忍着怒火把斯诺带回家,这才情绪崩溃地冲着斯诺喊道:“你这个孩子是想把我气死吗?我一心一意都是为了你,我担心你跟着爸爸受罪,争取到你的抚养权,我宁愿搭上自己的下辈子不再结婚,也要把你抚养长大。你可倒好,你长本事了,还把同学打得都进入医院了,你到底是不是想把我弄死?我死了,看看谁管你!”斯诺也很激动,哭着喊道:“你们都是为了我好?你们为了我好还离婚,是谁向我保证不离婚的,是谁让我安心学习的?偷偷摸摸就把离婚手续办了,我是什么,我在你们心里是什么?”听到斯诺的话,妈妈也愣住了。一直以来,妈妈都不想让离婚的事情影响斯诺,所以凡事都隐瞒斯诺,没想到还是给斯诺带来这么大的伤害。

很多父母离婚时都选择瞒着孩子,却不知道,孩子虽然小,却也有自己的思想。尤其是对于懂事的孩子而言,父母与其隐瞒孩子结束婚姻,不如循序渐进地让孩子接受父母离婚的事实,必要的时候还可以让孩子参与意见。这样一来,孩子才不会因为家庭的突然变故而导致内心受到创伤。此外,妈妈如果感到忧虑,也可以及时向孩子求助。要知道,孩子大了,同样可以为父母分忧解难。父母适当示弱,反而会得到孩子的理解,也可以得到孩子的支持。

大多数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都很模糊,他们对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好好学习。试想,孩子也是家庭的一份子,他们怎么可能做到在家庭发生变故的时候依然两耳不闻窗外事呢?很多父母还认为家里的事情和孩子无关,实际上,家里大大小小的每一件事情都和孩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父母一定要真正尊重孩子,把事情全盘告诉孩子,从而让孩子参与家庭事务,主动帮忙解决问题。

很多父母误以为,向孩子示弱、把忧虑告诉孩子,会降低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且会让孩子缺乏安全感。其实不然。安全感未必是从波澜不惊的外部世界获得的,它更多地来自于孩子的内心。父母对孩子付出尊重和信任,也会得到孩子同样的回报,这样一来,亲子关系当然会更加和谐融洽,亲子感情也会更加深厚和真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