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段

淮安段

大运河过扬州宝应,即入淮安地界。淮安市有着“运河之都”的称号,它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前身是淮阴专区。从扬州至淮安(淮阴)的大运河河段,早期称邗沟,近世以来称里运河,今名淮扬运河。淮阴段里运河在1959年因大运河主航道裁弯取直而卸下往日的运输重任,成为一条内城河,21世纪经过整治,现被打造为淮安重要的城市观光带。

20世纪50年代初期,运河普遍较窄,气温较低时,河面更容易发生结冰现象,严重时会影响整个航道的运行,因此破冰和清淤一样,都属于对运河的常规维护工作。1950年代中期,江苏冬季多次出现异常低温,淮阴一带气温曾低至零下20度左右,里运河部分河段的封冻甚至可承受行人踏冰过河。后来,随着航道的拓宽和冬季平均气温的回升,运河破冰逐渐成为回忆。

淮阴段大运河边的水上人家(1953年)

大运河淮阴段,挖泥船正在疏通河道(1953年)

大运河淮阴段,一列运输木头的船队(1982年)

寒冬时节,淮阴船闸的工人在大运河中破冰护航(1956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