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

农田水利

江苏省河湖众多,水资源充足却又不平均,容易发生旱涝灾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江苏在国家大力投入的支持下,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在组织人民防洪抗洪的同时,建成了苏北灌溉总渠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防洪、防涝、防旱、防潮水利工程,提升了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改善了农业生产的基础环境,也为徐淮地区和里下河地区耕作制度的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丹阳县珥陵乡兴建中的戽水站,可将池塘沟渠中的水戽至秧田灌溉(1953年)

邳县红旗公社新华二队打机井,汲取地下水灌溉农田(1961年)

涟水县组织人力兴修排灌沟渠,图中标语为“一锹铲平南大荡,千亩碱荒变粮仓”和“水利是农业的命脉”(1958年)

铜山县农民开挖水渠(1963年)

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汛期到来前,江都县霍桥区农民出动千人抢修六圩大堤(1954年)

丹徒县姚桥区干部群众江边防汛(1956年)

秋季台风过境,江都县小纪公社干部查看涝情(1965年)

宝应县广洋湖公社社员挖淤泥筑堤抗洪(195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