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通草堆花

苏州通草堆花

通草堆花又名通草堆画,起源于清代的京津一带,其作品是将通草经剪刻、堆积、着色后粘贴在平板上制作而成。该工艺在民国时走向衰落,至1940年代,国内已难觅一户通草堆花艺人。1955年,早年迁居苏州的北京通草堆花传人阎照琳、阎照琦兄弟加入苏州市雕刻工艺生产合作社,得以重操旧业的他们充分展示堆花技艺,受到苏州市政府的重视和扶持。不久,苏州成立了专业性的通草堆花生产小组,这门技艺从此在苏州复兴。今天,通草堆花与苏绣、桃花坞木刻年画、檀香扇被合称为“苏州四大工艺美术”。

苏州通草堆花生产小组制作的花卉、飞禽等美术品深受人们喜爱,图为阎照琳、阎照琦兄弟正在研究新花样(1957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