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业捕捞
2025年10月13日
渔业捕捞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江苏省的渔业捕捞仍然使用木帆船和陈旧的工具,生产力水平较低;渔民普遍以船为家、居无定所,社会地位低下,被蔑称为“鱼花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领导渔民进行民主改革,使他们在政治上翻了身。与此同时,政府将渔民组织起来,建立新渔村,成立生产合作社,又在新渔村普遍建立供销合作社,帮助渔民运销渔货、供应各类资料,使渔业生产和渔民生活条件都得到巨大改善。就生产工具而言,渔民帆船上使用的网具旧时以定置张网为主,所有网具都以棉麻纤维制成,再以清油等染浸蒸煮以延长使用寿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渔具进行改革,1960年代中期开始,渔民大量采用化学合成纤维编织网具,既利于保护鱼虾资源,又能提高规格鱼的起捕量。就生活条件而言,至改革开放后,大运河沿线从事淡水捕捞的渔民们基本实现陆上定居,自建了新瓦房,有的还住进了楼房,现代化设备亦随之进入渔民家庭,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高邮县洋荡渔业社的女社员在织网(1954年)

高邮渔民的家常菜(1953年)



丹阳县练湖农场的捕鱼船(1965年6月)

吴县太湖镇渔汛(199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