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

江苏的体育事业起步较早,但长期发展缓慢,整体水平不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体育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

1951年,苏北行署文教处发出关于加强学校体育健康的指示。12月,苏南、苏北行署区在部分中等以上学校推行《冬季体育锻炼标准》。各地学校除上好体育课外,还要积极开展多种多样的课外体育活动,以增强学生体质。1952年,全省中学以上的学校已推行“两课、两操、两活动”制度,到“一五”时期,江苏省又将这一制度推向小学

职工业余体育活动也逐步开展。1951年,为了检阅和推动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开展,苏南、苏北行署区和无锡、扬州等市分别举行人民体育运动大会。此后,工人运动会、农民运动会、妇女运动会等不同社会界别的运动会在各地广泛举行,群众性体育运动获得了更广泛的群众基础。

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举办职工运动会,该厂是常武地区职工体育开展得最活跃、最具整体竞争力的单位之一,在常州市及铁路系统举办的一系列比赛中屡创佳绩(1953年)

苏州中学的体育课(1955年)

徐州市第一中学的学生在做广播操(1959年)

南通幼儿运动会(1973年)

徐州市第三中学自行车比赛获奖者(1959年)

常州市民在公园内学拳健身(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