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续写谱论

第十节 如何续写谱论

谱论,家谱中又称谱说、谱法、先儒谱说、先贤谱论、述古谱略、家谱引义、谱学论略等,主要辑录古代经典,特别是历代文人学士对修谱宗旨、意义、原理和方法的论述。

高祖立德,次之立言,再次立功全在谱牒之间。人并非都生于空桑,明一本只为通其源,因而要尊祖敬宗。三代不修谱,为不孝。古人曰:“宗子无法,则朝廷无世臣。”若要立法,首先要重本,若国法废,谱牒遗风尚留。

川流派别,当知同源;世代散居,知道同祖同源,必然不会笑贫穷与富贵的差异;古人重同姓,谓之骨肉。知道同祖,则不做强掳之为。

国无国道,国家将会大乱;家无家道,家也会乱。所以礼乐纲纪为国之道;宗法谱牒为家之道。自始祖之后,父为昭,子为穆,无论是平民之家,还是官宦之族,未必无孝弟。如颜氏家训曰:“兄弟族自从祖之外,同昭穆者虽过百世,依然为兄弟。”

究万派而清其流,别亲疏之远近,辨昭穆的特殊关系,识尊卑的次第,参与亲朋的婚嫁丧娶之礼,勉励朋友,孝敬父母,诚信赈恤等,是处世的基本原则。人生在世,顶冠束带,立于天地之间,举手投足应不忘父母祖宗。家谱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因而必须是明谱系,立宗法。

作谱必须要明白,如某祖某处分来,某人某处分去,枝干脉络,条理不紊,方才是谱。如或相传失真,考求无据,则亡讳亡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