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轩辕氏七世系

帝轩辕氏七世系

一世,黄帝。少典之子,姓公孙,名轩辕。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轩辕时期,人与人之间彼此没有信任,相互杀伐。在是非迷乱,生命不能受到尊重的时候,轩辕“修德振兵”,设云官以保全生命,创文字以弘扬“公者明”的思想,树诚信创建“至正者静(公正才可太平)”的生存法则。他平四海,和万国,迎日推策,种植五谷,驯化鸟兽,节约水火材木,劳勤心力,被后世之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其“天下为公”的思想一直被沿用至今。黄帝娶螺祖、女节、彤鱼氏、嫫母,生有二十五子,得姓者十四人。其中正妃嫘祖,生二子,一玄嚣,二昌意,其后皆有天下。“黄帝崩,葬桥山(今陕西省黄陵县)。”

二世,玄嚣。黄帝长子,字青阳,史称帝律。黄帝之时,玄嚣始从,登驾至寿陵,下车伏地而泣,逊而不受,降水江水,位于曲阜之北,邑于穷桑,故号穷桑氏。娶西陵氏之女女节,生子帝鸿、虞幕、少昊、敖骈。

三世,少昊。玄嚣三子,名清,字已挚。号金天氏,建都曲阜。娶元妃,生子三,长倍伐、次蟜极,三尹殷。娶金天氏之女阿女,生子五,长重、次亥、三修、四熙、五子般、六子曼。

四世,蟜极。少昊次子,娶陈锋氏之女裒,裒履大迹而孕。生子帝喾。喾生而颖异,哺产之时,母抱置膝上,自言其名曰岌。后以岌乃危殆之辞,改曰浚。

五世,帝喾。蟜极之子,讳俊,号高辛氏。娶元妃有邰氏之女姜嫄,生子后稷。继娶陈锋氏伊侯之女庆都,生子帝尧。再娶有娀氏之女简狄,生子二,长子阏伯、次子

六世,帝尧。姓伊祁,号放勋,古唐国人,尧为帝喾之子,母为陈锋氏。十三岁封于陶。十五岁辅佐兄长帝挚,改封于唐地,号为陶唐氏。二十岁,尧代挚为天子,定都平阳。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后,尧老,舜代替尧执政,尧让位二十八年后死去,葬于谷林。尧生子丹朱。

尧的时代是一个受国人监督的时代,尧以钦、明、文、思四德以安其民,亲睦九族。《史记》记:“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舒,百姓昭明,合和万国。”这样一个“其仁如天,其知如神”的贤者,他用“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的美德,舍去自己的儿子朱丹,禅让帝位于舜,将两个女儿嫁给舜,《尚书·尧典》记,舜“尧厘降二女于妫汭,嫔于虞。”。而舜如何回报尧?《竹书纪年》载:“舜囚尧,复堰塞丹朱,使不予父见。丹朱率三苗之兵伐舜,战败。”《汲冢竹书》云:“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传位给儿子禹,出现奴隶社会,禹的时代是奴役时代的开始。

七世,帝舜(约前2255年)。虞氏,姓妫氏姚,名重华,字都君,谥曰“舜”,因国名“虞”,又称虞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