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飞行

9.飞行

我认定自己画下的第一幅旅行图是神来之笔,其意义不亚于我写出第一首诗,后一种经验是很多人都有过的。

——题记

1

像鸟一样自由飞翔,一直是人类的梦想。自从18世纪后期法国人蒙戈费埃尔兄弟发明热气球并首次载人掠过巴黎上空以来,轻于空气的飞行器便成为一个现实。可是,在美国人莱特兄弟于1903年在北卡罗来纳的沙洲基蒂霍克试飞成功他们亲手制造的第一架飞机以前,重于空气的飞行器一直被认为是一种妄想。

莱特兄弟均是自行车修理工出身,在那个年代,自行车本身已经是一种革命性的交通工具,这一发明体现了非凡的想象力,也使得男孩们有机会去遥远的村庄寻找女孩子。我所认识的已故美国作家戈尔·维达尔因此认定,自行车的发明使得世界人口有了少许的增长。

在莱特兄弟的壮举完成将近七十年以后,有一架名为“76精神号”的专机从华盛顿安德鲁斯空军基地悄然升空,几天以后它才引起全世界的瞩目。这架飞机先是到夏威夷做了停留,以避开人们的视线,继而穿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到达西太平洋的美军军事基地关岛,给人的错觉似乎是来慰问驻海岛的士兵。尔后,它突然向西北方向径直飞去。

1972年2月21日,农历正月初七,星期二,上午9点,“76精神号”降落在中国上海的虹桥机场。稍事休息和停留以后,它再次升空,在午时到来之前抵达了北京首都机场。这架飞机的主人或乘客正是美利坚合众国第37届总统理查德·尼克松。

“76精神号”专机飞抵北京

尼克松夫妇走出机舱

周恩来陪同尼克松游览西湖

多年以后,我认定此人是对20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最有影响的西方人(上半叶的影响力主要来自马克思和列宁),而“76精神号”对于中国的意义,也正如打响十月革命第一炮的阿芙乐尔巡洋舰一样。我甚至认为,毛泽东向尼克松发出的邀请以及他们在北京的历史性会晤,可以将其在“文革”期间所犯的错误部分抵消。同时,这也使得中国古代一切君王、诸侯之间的见面或造访黯然失色。

尼克松访华时,我正在东南一隅的王林施小学读五年级,记得我曾问老师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的领导人叫主席,而美国的领导人叫总统。老师的回答不能让我满意,后来我听说更早以前,曾经有一位班主席(班长)提出另一个更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中国有两个主席(刘少奇和他自己)?

言归正传,爬过长城、吃过烤鸭、看过样板戏(《红色娘子军》)以后,尼克松一行在周恩来陪同下直飞杭州,那天已是2月26日。客人们下榻在西湖边的国宾馆刘庄,在那里起草了著名的《上海公报》。两天以后,美国人从虹桥机场起程,他们满载而归,经过阿拉斯加的第一大城市安克雷奇稍作停留,返回了华盛顿。

2

对于尚且不满九岁的我来说,这次飞行的意义绝非是在政治或外交方面。让我倍感好奇的是:总统先生的座机是如何飞越太平洋的?对照一本简易的世界地图,我在笔记本上画下总统先生的飞行路线,采用的比例是一亿分之一。当然,图上仅有几条带方向的线段(几何学里叫矢量或向量)把四座城市相连。

有关“76精神号”在夏威夷、关岛和安克雷奇的停留,我是很久以后才了解到的。同时了解到的还有“76精神号”名字的由来,只因美国的独立日是1776年7月4日。此外我还得知,因为周恩来的坚持,从北京飞杭州客人们乘坐的是总理专机。那是一架苏制伊尔18螺旋桨飞机,今天大多数中国乘客都不敢乘坐。

在尼克松抵达杭州之前,王林施村流传着一条消息。由于他的座机(波音707)体积过于庞大,为安全起见,笕桥机场(1)的跑道临时做了扩建。现在我知道,那次扩建占用了附近两个人民公社的土地。尼克松夫妇虽然搭乘周恩来的专机来杭州,但“76精神号”也同时抵达,所载的是总统的随行工作人员。而当客人们离开杭州去上海时,也没有走陆路,这回周恩来被邀请坐了总统专机。

我清晰地记得,当《人民日报》和《浙江日报》刊出客人们在花港观鱼的照片时,内心里的那一份激动。长大以后我才明白,尼克松一行之所以来杭州,纯粹是由于毛泽东和周恩来的个人偏爱,他们和后来的邓小平一样钟爱西湖,而并非西湖的知名度在世界上有多么高。

尽管那次访问牵动了美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的注意力,但却没有增加杭州的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后来的外国政要和游客在京沪以外首选的目的地仍是西安或桂林。究其原因,老外们见多了美丽的风景,对于西湖的人文典故又一无所知,而兵马俑和漓江两岸却是眼睛能看见的奇观。

毛泽东之所以选择这个时候邀请尼克松访华,自然与半年前发生的“9·13事件”有关。那一天,我们的林副统帅在乘坐三叉戟飞机前往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那时被称作“苏修”)的旅途中,摔死在蒙古国东部温都尔汗附近的戈壁上。加上更早一些时候,中苏边境发生了珍宝岛军事冲突,两国关系可谓降到了最低点。

我隐约记得那个初秋的黄昏,王林施生产大队革委会在小学礼堂传达中央文件,村民们悄悄地沿着学校的白色墙根走向会场的一幕,它留在我的脑海里始终无法消散。那时候中央文件就像现在电视剧里的皇上圣旨一样繁多,可是,传达到普通村民的必定是了不得的大事。

到那时为止,我还只是见到过战斗机从天空快速掠过的英姿,远不如电影里侵华日军轰炸机群来得真切,它们倒是经常俯冲着掉下来。三年以后,我迁移到另一座村庄山下廊读中学,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到二十公里以外的路桥机场(2)参观,我这才看到真正的战斗机,并有幸爬入驾驶舱坐了五秒钟。

路桥位于黄岩城关东南方向,大约在院桥以东十公里处。如同前文所言,现在的路桥是一座远近闻名的商贸重镇,还曾是中国股份合作制经济的发祥地之一(另两处临海双港和温岭泽国也在台州)。但那时的路桥只是黄岩的第三大镇,因为有一个军用机场才在台州小有名气。

20世纪50年代,因为台州地处东海前线,出于对台作战的需要(包含解放台湾的重任),在路桥秘密兴建了这个机场。几年以后,因为一位飞行员驾机投敌,其战略地位迅速下降。到80年代后期被改为民用,命名为黄岩机场,据说还是全国第一家县级民航机场。

遗憾的是,我至今尚未在黄岩机场(现名台州机场)搭乘过飞机。不过,我在北方读研究生期间有一年暑假回家探亲,曾被故乡一家民营皮鞋厂足球队招募,有幸到机场与空军战士进行过一场友谊赛。结果主队以四比一获胜,我打进了挽回面子的一球。

多年以后我才得知,路桥机场东南的横街公社洋屿村,是元末明初农民起义军领袖方国珍的出生地。方是第一个起兵反元的,他曾先后攻下台州、温州和庆元(宁波)三州,洪武元年被迫率两万多人归降于朱元璋,翌年被任命为广西行省左丞,无须上任,只在京师领食俸禄。后来善终,葬于南京东郊,朱元璋亲自设祭。

比方国珍略晚的方孝孺也是台州宁海(今属宁波)人,他因拒绝为发动“靖难之役”夺取王位的燕王朱棣草拟即位诏书而被诛,牵连其亲友、学生八百余人遇害,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被诛“十族”的人。鲁迅在《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里,赞其为“台州式的硬气”。

3

尼克松和他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他让我第一次听说了“博士”这个头衔)在中国停留了七天以后就离开了,我的内心若有所失,感觉到成年以后看世界杯足球赛,饷宴散尽后留下的那份虚空。因此,当后来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法国总统蓬皮杜、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英国前首相希思和德国总理施密特等外国政要相继访华,他们的行踪同样记录在我的笔记本上。

这种画旅行图的游戏持续了将近一年左右,我有了新的主意,开始描绘自己的旅行图。等我后来做了父亲以后,明白了每个孩子心中都有一个五彩世界。但我童年时代连一支蜡笔都没有,用圆珠笔或蓝墨水绘出的几幅旅行图便成了我的杰作!

不久以后,我又依据母亲和自己的回忆,把十岁以前仅有的几次旅行也描画出来了,最远的目的地不外乎外婆老家象山南田和温州。让我颇感自豪的是,从出生直到现在,我所有旅行的路线图都记载并保留下来了。迄今一共七百多次,记在七个大小不一的笔记本上。

回想起来,我认定自己画下的第一幅旅行图属于神来之笔。其意义不亚于我写出第一首诗,后一种经验是很多人都有过的。也不逊色于我第一次离开中国,因为那是早晚要发生的事情。可惜我小时候不写日记,因此没有记下绘出第一幅地图的确切日期。

不过,我童年时的旅行不仅距离短,且全是在陆地或水上。等我第一次作为一名旅客飞上蓝天,离尼克松首次访华已经快二十年了。那是西南航空公司的一架空中客车,从杭州飞往成都。我终于来到当年“76精神号”起降的笕桥机场。值得一提的是,机上有一位成都姑娘与我想象的一样美丽,那种美可谓过目难忘。她也成为我青春期记忆中的“四大美人”之一,另外三个分别是在扬州的一家书画店、广州白天鹅宾馆和杭州武林路的一辆黄包车上瞥见。

即便一年多以后我在上海虹桥机场首次搭乘飞越太平洋的国际航班时,仍然没有预感到,我会在接下来的二十多年时间里如此频繁地进出航空港。新千年的第一个春天,我实现了儿时的梦想,用四十九天的时间绕行地球一圈。那一年我三十七岁,正是拉菲尔和兰波这样的天才人物去世的年龄,可我只是经历了一回空中惊魂。

在从厄瓜多尔的基多飞往智利的圣地亚哥的旅途中,当飞机飞过秘鲁安第斯山间的马丘比丘遗址后不久,突然毫无征兆地下坠了数百米。许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回想起那一幕,仍然感到后怕。一位正在供应晚餐的空姐摔倒在甬道上,有几秒钟时间,我感觉到死亡已经迫在眉睫,除此以外,头脑里一片空白。而当险情排除以后,出现在窗外的依然是我在儿时经常见到的满天星星。

那次旅行并没有给我带来灵感,可就在那以前几个月,我从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出发,第一次穿越了赤道线和亚马孙河,到达南半球最大的城市——巴西的圣保罗。正是那次激动人心的旅行,让我写出了一首叫《飞行》的诗歌。

飞行

当飞机盘旋,上升
抵达预想的高度
就不再上升

树木和飞鸟消散
浮云悄悄地翻过了
厚厚的脊背

临窗俯瞰,才发现
河流像一支藤蔓
纠缠着山脉

一座奢华的宫殿
在远方出现
犹如黄昏的一场游戏

所有的往事、梦想和
人物,包括书籍
均已合掌休息

2000,波哥大-圣保罗


(1) 2000年12月28日,杭州萧山机场正式启用,笕桥机场作为军民两用机场的历史宣告结束。

(2) 据报道,台州新机场选址路桥金清,面积比原先大三倍,将于2022年底建成,同时铺设轻轨与市区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