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会上的演说[8]
鲁迅先生死了十年了,整整的十年了。中国是从内战进入抗战,现在又回到了内战。内战乃鲁迅先生所诅咒的,抗战才是鲁迅先生所希望、所称颂的。他希望的事在人民大众努力下实现了,而他诅咒的内战可仍还存在,这应该是我们参加这会的每个人所难过的。人民希望民主、独立、团结、统一,而日本投降了一年多了,这一个愿望还没有达到。鲁迅先生逝世那年也在谈判,今天足足谈了十年了,还不能为中国人民谈出一点和平,我个人也很难过。但人民团结起来,就一定能够解决中国的和平民主统一的问题。今天,我要在鲁迅先生之像面前立下誓言:只要和平有望,仍不放弃和平的谈判,即使被逼得进行全面自卫抵抗,也仍是为争取独立、和平、民主、统一。
鲁迅先生曾说:“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鲁迅先生的方向,也是鲁迅先生之立场。在人民面前,鲁迅先生痛恨的是反动派,对于反动派所谓之千夫指,我们是只有横眉冷对的,不怕的。我们要以眼还跟,以牙还牙。假如是对人民,我们要如对孺子一样地为他们做牛的。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我们要有所恨,有所怒,有所爱,有所为。过去历史上有多少暴君、皇帝、独裁者,都一个个地倒下去了。但是历史上的多少奴隶、被压迫者、农民还是牢牢地站住的,而且长大下去。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像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鲁迅和闻一多,都是我们的榜样。
【注释】
[1]一九一六年五月六日下午.天津南开学校组织了一次全校性的作文会考:各班推选优秀代表参加,周恩来代表三年二组参加会考,选作“诚能动物论”一题。其考卷当晚由国文教师分阅。评卷结果,周恩来荣获全校第一名,并获得“含英咀毕”四个大字的奖状一张,为全班争得了荣誉。各国文教师对周恩来这篇作文极为赞赏.张诗岑先生在评语中写道:
“以孔、耶、释之教诂题,大含细人,高挹群言。少陵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作者实得其妙诀。而通体用笔之遒劲,布局之绵密,尤征功候之纯。冠冕群英,断推此种。”
程玉孙先生在评语中说:
“识见高超,理境澄湖。而通篇章法,复极完整合作也。”
后来,周恩来这篇优秀作品被南开《校风》作为“代论”,发表在一九一六年五月十五日出版的第三十期上。
[2]《校风》原文“世”后有一“伪”字,当是排印误增。
[3]这是周恩来在天津南开学校四年级时撰写的一篇论说文,于一九一六年十月以“飞飞”署名发表在南开《敬业》学报第五期上。
[4]这是周恩来同志为悼念孙中山先生逝世一周年所撰写的一篇纪念文章,发表在1926年3月12日出版的《党刊》(总理周年纪念号)中。
[5]这是周恩来写给原天津觉悟社社员衫逸、衫峙二人的一封信,发表在1923年4月15日出版的天津《新民意报》副刊《觉邮》第二期上,著名“伍——衫逸、衫峙”。当时标题为《伍的誓词》。信中:衫逸即李锡锦,代号(31);衫峙即郑季清,代号(34);武陵即谌志笃,代号(50);逸豪即邓颖超,代号(1);石久即潘世纶,代号(19);奈因即赵光宸,代号(9);石逸即薛撼岳,代号(11);施山即李毅韬,代号(43);念吾即刘清扬,代号(25)。
[6]“上略”及文中的“中略”、“下略”,均是《新民意报》发表时已有的。
[7]黄正品即黄爱同志。
[8]1946年10月19日,上海全国文艺界协会、中苏文化协会等十二个文化团体四千余人,在辣斐大戏院举行鲁迅逝世十周年纪念大会,郭沫若、沈钧儒、叶圣陶、茅盾等出席了大会,周恩来在会上作了重要演说。这是记录稿,发表在1946年10月21日《新华日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