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对于传承中华文脉、全面提升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要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中医药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毛泽东主席在1958年就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习近平总书记更明确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2019年10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第一个关于中医药的文件《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明确要求,“实施中医药文化传播行动,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
以上几个纲领性文件旨在强调,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中医药文化融入中小学基础教育,中医药文化基因植入和传承要从娃娃抓起,让更多的青少年了解中医药、走近中医药,培养其珍视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增强青少年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进而增强民族自信和国家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作为全国中医药行业规模最大的权威出版机构,一直秉持“立足中医药内容产业,关注健康与文化传播”的发展理念,为切实履行中央文化企业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积极承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支持项目——《全国中小学中医药文化知识读本》(以下简称《读本》)。按照要求,为了将《读本》打造成龙头项目,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工程中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项目组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充分汲取专家的智慧和力量,在编写前充分调研,召开专家论证会,认真听取了教育界专家、中小学一线教师、中医药行业相关专家、有同类书籍编写经验的编者等各方意见,之后又分阶段举行了大纲研讨会、大纲定稿会、编写会、审稿会、定稿会等,旨在编出符合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基本要求和中小学教学实际需求的精品中医药文化课读本。两年多来,项目组成员和全体编委会专家共同努力,付出了非常艰辛的劳动,经反复切磋,精心打磨,《读本》终于得以面世。
《读本》具体特点:一是侧重传播中医药文化。本套《读本》侧重传播中医药文化,而非专业知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不单单是医学知识,还蕴涵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在中小学阶段开展中医药文化知识教育,并不是为了给学生灌输医学知识、培养“小郎中”,而是从小培养其健康生活的理念,并通过学生们把中医药的科学价值与精神传递给每一户家庭。建议家长和学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提高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同时,对于增强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有很深远的意义。二是根据不同阶段学生特点编写。本套《读本》分小学版和中学版两个版本,分别设上册和下册,共4册,每册18学时。在内容表现形式上,充分考虑到中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习惯,小学生读本注重故事的趣味性,知识点偏于直观、感性;而中学生读本更注重知识的系统性,为能力培养奠定基础,另外,中学生更强调主动学习,适当增加了思考性内容。书中配有大量插图,以求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增加趣味性、可读性。
《读本》的编写,凝聚了全国中医药行业及中小学教育界专家学者们的集体智慧,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致以衷心的感谢!
需要强调的是,面对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我国当前已取得抗击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而中医药在抗击疫情中的优异表现和突出贡献,充分彰显了中医药的智慧和力量,展现了中医药健康文化的巨大魅力。此时此刻《读本》出版面世,使我们更加珍视热爱中医药这块中华文明的瑰宝。希望大家行动起来,以《读本》出版为契机并作为弘扬中医药文化的具体抓手,切实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教材!让我们在浓浓的中医药校园文化氛围中,更加深切地感受民族文化的自信!
在《读本》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质量至上的精品意识,但是尽管组织者与编写者竭尽心智,精益求精,《读本》仍有一定的提升空间甚至不足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以便今后修订和提高。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2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