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学】

【学一学】

各种致病因素

这一单元主要向大家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导致疾病发生的原因,即“病因”,又称 “致病因素”“病原”“病邪”等。中医学认为,能够损伤健康的病因主要包括外感病因(六淫、疠气)、内伤病因(七情内伤、饮食失宜、劳逸过度)、病理产物性病因(痰饮、瘀血、结石)及其他病因(外伤、寄生虫、药邪等)四大类。

以上这些病因,在一定条件下会破坏人体的平衡状态,最终导致疾病的发生。只有明确病因,才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疾病。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中医学认为,无论是外因还是内因,在正气旺盛、生理功能正常的情况下,不会导致人体生病。只有在正气虚弱,人体功能活动不能适应各种变化时,才会成为致病因素,使人生病。那什么是正气呢?正气又叫“一身之气”,它是维持我们身体各种生命活动、抵抗外来病邪的重要物质,也可以理解为人们常说的“免疫力”“抵抗力”。正气的强弱由体质决定,一般来说,体质壮实的人,正气比较充盛;体质虚弱的人,正气往往不足。因此,增强体质是提高正气和抵抗病邪能力的关键。锻炼身体、饮食起居有规律、调摄精神,以及适当使用药物预防或疫苗接种,都是增强体质的好方法。

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预防疾病的发生,除了增强体质,提高正气抗病能力外,做好防范、远离病邪也是非常重要的。如讲究个人卫生,保证生活环境干净整洁,不喝生水;不接触生病的人,做好隔离,防护病毒;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安全,做好自我保护,避免外伤和虫兽咬伤等。以上这些都是防止病邪侵害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