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一学】

【学一学】

疠气致病

医学认为,疠气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病邪,又有“瘟疫”“异毒”“戾气”等称谓。疠气致病,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较重、症状相似、传染性强、易于流行等特点,包括现代许多常见传染病和烈性传染病,“痄腮”就是其中之一。常见的传染病还有流行性感冒、乙型肝炎、疟疾等,烈性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霍乱、鼠疫、天花等。

疠气所致疾病,称作疫疠或瘟疫。疫疠的发生或流行,往往与气候、环境、饮食、没有及时做好预防隔离工作等有关。

中医药如何抗“疫”

据史料记载,自西汉以来的两千多年里,我国先后发生过321次疫病流行,中华民族最终都战胜了疫病,人丁兴旺地延续到今天,这要得益于历经数千年积累的中医药防疫理论与经验。

2020年初春,一种叫“新型冠状病毒”的疫魔突然袭击了湖北武汉,并迅速蔓延,人民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面对疫情,我国中医作为一支重要医疗力量第一时间参与到救治当中。中医专家们以中药为主,辅以太极拳、八段锦和穴位敷贴等特色治疗技术展开救治,取得了可喜的效果。在全部确诊病例中,有中医药参与治疗的达到92%左右。中医药为疫情防控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医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经验,成了“中国方案”的亮点。

很多人或许会问,中医药抗“疫”究竟是怎么起效的?其实,中医药的抗疫理念除了抗击病毒以外,更重视调理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给人体创造自我修复的条件。用西医学来解释,就是调节人体免疫系统,阻碍病毒复制过程,从而达到自愈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