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鲸

虎鲸

鲸分为好多种,一些鲸的性情非常温和,以小鱼、小虾为食,不会主动攻击;一些鲸性情比较暴戾,喜欢杀戳。虎鲸就是鲸类中最为凶猛的一种。

虎鲸又叫杀人鲸,属于齿鲸类。它的背部有高耸的呈三角形的鳍,状如倒置的矛,因此又被称作逆戟鲸。如果发现鲸鱼的眼后部和背鳍后部各有一个醒目的大白斑,就一定是虎鲸,这是它身份的独特标志。

虎鲸平均体长8米左右,背黑、腹白,界线分明。在鲸类中,8米的身材是很小的,可是虎鲸有着强大的牙齿,游泳速度极快,所以它的攻击力极强,能横行于地球上的各个海域,在海洋中几乎没有什么敌手。虎鲸杀戮成性,平时以吃鱼最多,也吃海豚、海豹、海狗、海象等海兽,甚至包括体重是它几十倍的蓝鲸。说它是鲸类中的恶魔,一点也不过分。

凡是目睹过虎鲸捕食情景的人,都会为其残忍而震惊,同时,人们也会被虎鲸出色的集体合作精神而折服。虎鲸一般是聚群生活的,一个群体中约有20~30头虎鲸,好像狼群一般。海豚是虎鲸从来不肯放过的猎物,当它们发现有海豚群时,就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像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一样将队伍一字排开,然后在海豚群毫无觉察的情况下迅速形成伞形包围圈。等到海豚发现天敌时,一切已经太晚了。海豚也想突围,但有组织的几次努力失败后,它们灰心了,相互靠拢在一起想从同伴身上获取力量。然而,这一举动正好帮了虎鲸的忙。虎鲸对于即将到嘴的美食,并不急于进攻,而是沿着螺旋形的轨迹绕着海豚一圈圈地游弋,一步步地缩小包围圈。当包围圈缩小到一定程度时,它们就突然发起冲锋来,先是一条虎鲸像猛虎捕食般地冲进圈内,连撕带咬地杀死几条紧靠在一起的海豚,然后迅速地带着猎物回到圈外。其他虎鲸布阵在外,严密防范,防止海豚趁乱逃脱。随后,另一只虎鲸紧接着冲入豚群,再杀死几头海豚并带出圈外。经过一次次的轮番攻击,包围圈内的海豚几乎无一幸免,全部成了虎鲸的美餐。虎鲸的这种团队猎杀透着它们的聪明,更像是强者在弱者面前的表演。

虎鲸

成群的虎鲸也经常进攻体重达百吨的其他鲸类,上演经典的“以小胜大”的好戏,世界上最大的动物蓝鲸也逃不过虎鲸锐利的牙齿。

虎鲸

尽管虎鲸凶狠残暴,但它们天性聪明,可以驯服,有时候甚至成为人类的朋友。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沿岸的一个海湾,那里的渔民捕鲸作业持续了100余年,虎鲸在这里深受渔民的喜爱。每年,当座头鲸洄游途经湾外海域时,有些虎鲸迅速游到湾内,在捕鲸基地附近跳跃、嬉戏,好像通风报信一般,以引起人们的注意。渔民们看到这些,立刻组织捕鲸船启航。虎鲸充当向导,在前面引导船只驶向猎捕的目标。此时,另一些虎鲸担当起看守,不让座头鲸跑掉,等待着捕鲸者对准猎物开炮。当座头鲸被炮击中后,虎鲸又帮助人们将它制服。当人们捕到座头鲸后,允许虎鲸把死鲸的舌头吃掉,以示对它们的报酬。天长日久,海湾的捕鲸人对常来的虎鲸都已经熟悉了,并给它们一一送上名字。人们对虎鲸充满了友谊,在这里伤害虎鲸被认为是罪恶的行径。

在其他地方,人们还借助虎鲸的威力驱赶危害渔业的其他海兽。比如当灰鲸渔业区,人们一播放事先录制好的虎鲸叫声,灰鲸便吓得失魂落魄,立刻掉头逃窜。美国卡塔里纳岛的附近海域,是头足类的乌贼产卵地,领航鲸和海豹经常到这里来偷袭,捕食乌贼,危害渔业,当地渔民恨之入骨。渔民想了许多办法保护乌贼正常产卵,每次遇上偷猎者或将其赶走,或者将其杀死,但即便这样也不能完全奏效。后来,在生物学家的指导下,将虎鲸的声音录制下来,只要发现“偷猎者”,就即刻播放虎鲸的声音,“偷猎者”一听虎鲸的声音就立即落荒而逃,再也不敢靠近。这样既避免了许多海兽无辜被杀,又保护了重要的渔业资源。

有些国家还别出心裁,训练虎鲸代替人打捞海底遗物。这一行动获得了不小的成功。人们还设想将来有一天能把虎鲸训练成海底牧场的警犬,帮助人们放养,如果真能这样,该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