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狮

海狮

海狮也是一种海洋鳍脚类,世界上共有十几种。它们的后脚没有像海豹一样完全退化,能向前弯曲,可以支撑海狮在陆地上灵活地行走,又能像狗一样蹲在地上。多数种类的海狮脖子上长满了鬃状的长毛,这一点很像狮子,再加上它们的吼声也像狮子,所以人们把它们叫做海狮。

海狮的胡子很特别,有独特的作用。胡子根部的神经非常复杂,也非常敏感,稍微一碰就可以感知物体。同时,胡子还可以接受声音,具有声音感受器的作用。当海狮发出叫声后,声音会传出去,碰到物体又传回来,传回来的声音就是靠胡子来接收定位的。所以,海狮的这套回声定位系统与海豚的不相上下。

跟海豚一样,海狮的智商也很高,是水族馆中的明星。它的记忆力也很强,学会了的本事很长时间不会忘掉。正是因为海狮有着这样的独特本领,有些国家的海军便着手训练它们,把它们培养成海洋工作或军事上的得力助手。

海狮是水陆两栖动物,它们在陆地上交配、产仔和育儿。不管它们生活在哪个海区,到了生殖季节都会返回到出生地去,哪怕是在千里之外。这种品质在人类眼中是非常好的,人不是很多时候都在恋着故乡吗?海狮属于多配偶动物。繁殖季节一到,健壮的雄海狮便登陆海岸,选好繁殖场,划好自己的地界,安心等待着雌海狮的到来。一周后,雌海狮陆续上陆了。这些雌海狮都是大腹便便的,怀着前一年交配后的胎儿。雌海狮上陆后就进入了雄海狮们占好了的地盘,一般10~20头雌海狮和一头雄海狮生活在一起,组成一个临时大家庭。在生物学把这种“大家庭”叫做生殖群或多雌群。通常情况下,雄海狮越是强壮,它的家庭成员就越多。几天后,雌海狮产下小海狮。产后的雌海狮还没休息几天,雄海狮就又向它们求爱了。在一个生殖季节里,一头雌海狮会交配1~3次,一旦受孕成功就自动退出生殖群,让后面的雌海狮补充它们的位置。生殖季节里,雄海狮一旦上岸就不再下海,不吃也不喝地完成交配任务。一头雄海狮每天交配30多次,每次持续15分钟左右。它们完全靠体内积存的脂肪来维持其巨大的消耗。

由于一头雄海狮占领了很多头雌海狮,在繁殖场上就会出现一些游荡的雄海狮。它们一遍遍地在生殖群外徘徊,有的经常趁着当家的雄海狮不注意,去勾引雌海狮。一旦被发现,打斗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打斗的结果是:身强力壮的雄海狮拥有交配雌海狮的机会和权利,它们强壮的遗传基因得以传递给后代,有利于种族的进化,保证海狮的后代一代比一代更强。生殖期结束后,雄海狮们已经非常疲劳,遣散海狮群后,跳下海各奔东西。此后,它们天各一方,难得相遇。为了使种族繁衍下去,它们又在来年的生殖季节集中上岸,集中交配。

雌海狮产仔很容易,整个过程仅用10分钟左右,很少见到难产现象。一般情况下一胎只生一个仔。初生的小海狮只有5千克左右,披着又厚又密的保暖性很好的绒毛,刚一生下来就能睁眼,能爬动。它们跟母海狮呆在一起,母海狮想换地方的时候,就把小海狮叼到嘴里带走。海狮的乳汁很浓,脂肪含量高达52%,是牛奶的4~5倍,所以海狮哺乳次数很少,两天甚至一周才哺乳一次。小海狮在雌海狮的精心养护下,长得很快。雌海狮产下小海狮后第五周就要下海捕鱼了,把孩子丢在海狮群中。此后每2~3天,甚至10天才回来一次。可是,它们怎么才能在熙熙攘攘的海狮群中找到自己的孩子呢?研究发现,母海狮上岸后先是发出高声连叫声,小海狮听到母亲的声音立即高声答应,并急切地朝着母亲叫唤的地方爬动,而母亲也赶紧地向小海狮迎过去。尽管繁殖场上狮声鼎沸,它们在相距很远的地方也能相互分辨得出来。显然,母海狮和自己的孩子之间建立起了一套独特的声音分辨系统。当母子靠近以后,它们还互相嗅对方的气味,待确认无疑后就开始喂奶了。

海狮

母海狮只关心自己的孩子,对其他的小海狮则缺乏同情心。如果小海狮饿急了还是等不到自己的母亲,就会向其他的母海狮要奶吃,但别的母海狮是绝情的,会气势汹汹地将它赶跑。小海狮识趣地走开还好,若来不及走开的话,那就惨了,母海狮就会用牙齿把它叼起来,向远处抛去。这种情况如果被小海狮的妈妈看到了,双方肯定少不了一场恶斗。平时两头母海狮打架,也常拿对方的孩子出气,它们会寻机将对手的孩子推下山崖。这时吵架马上就停止了,因为母海狮得赶紧去找自己的孩子,找到后会给孩子喂奶,进行一番安抚。

繁殖期结束后,肥胖的小海狮换上了新毛,就跟着母亲一起下海了。小海狮需要3~5年的时间才能性成熟,这期间它们大部分时间将在海上度过,性成熟后才会加入到生殖群中。海狮的寿命大约30岁。

海狮的饭量非常大,主要以鱼类、乌贼为食。在水族馆中,一头成年的雄海狮一天大约可吃掉40千克鱼。如果是那些生活在极圈内的海狮,相信它们的食量会更大,是在水族馆中的2~3倍,因为它们的活动量大,能量消耗更多。

海狮有时候也很霸道,当它们闯入渔民的定置网具时,就像一伙打家劫舍的土匪,大吃一通,不仅把鱼吃得干干净净,还把网具给弄乱、弄坏,所以渔民对它们没有好感,认为它们是偷嘴吃的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