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

企鹅

说到企鹅,人们既熟悉又陌生。在电影或电视中它们总是出现,影视中经常有这样的镜头:企鹅身着黑白相间的燕尾服,像绅士一样,一摇一摆地从冰上成群走过,那样子实在是惹人喜爱。

为什么叫“企鹅”这个名字呢?一些历史学家说它起源于西班牙语,航海家曾赐予大海鸦的名称——潘戈,意思是“胖子”。这种海鸟长得很像企鹅,现已绝迹。另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它起源于威尔士语“潘昆”,意思是“白头鸟”,这是布列顿和威尔士渔民们为企鹅起的名称。这些历史学家分成了两派,各有各的说法,谁也说不服谁,一直争论到现在。

企鹅在陆地上的行走速度较慢,与人步行同速。人每步可以迈出50厘米~60厘米,而企鹅每步只能迈出约20厘米,所以它们的步速相当快,人迈出一步时它们已经走3步了,走路的基本功堪称一流。走得时间长了,企鹅也会疲劳,这时它们就让腿休息,改用肥肥的胸部滑行,以此来节省时间和精力。

企鹅

最早认识发现企鹅的,应该是一些远洋探险家。他们乘船开拓航道,来到南极后就见到这种可爱的动物。刚见到企鹅时,探险家们摸不清企鹅是鱼类还是鸟类。它们外观像鸟,可是既不会飞,又离不开水。确切地说吧,它们属于游泳海鸟。说到游泳,有人会问:企鹅是用脚来游泳吗?不是的。企鹅是借助坚硬的翅膀来划水,脚掌是控制方向用的,起到船舵的功能。企鹅翅膀、脚并用,在水中可任意变换方向,或潜水、或浮游,随心所欲,游泳速度每小时可达5千米~15千米。企鹅游泳时,每隔两三分钟浮出水面呼吸一次。有的种类不是这样的,如皇企鹅,它们可以潜游18分钟左右,然后再浮到水面上呼吸一次。不管怎么说,企鹅是位技艺高超的潜游专家。

企鹅全身为两种颜色,上黑下白。从上往下看它,极像暗黑色的南大洋海水;从下向上看,又酷似海水折射后的阳光,很难辨认。这种肤色不是无缘无故的,是自然进化的结果,能保护企鹅避开海豹、鲨鱼及海豚的捕食。

鸟儿能在空中飞翔,是因为它们的骨骼是中空的,以减轻起飞重量,更好地飞行。企鹅的骨骼则是实心的,所以它们不能像鸟儿似的飞行,但是实心的骨骼也有一好处,就是增加体重,有利于潜水。

地球的极圈海域终年寒冷,冰天雪地,企鹅如何保暖呢?它们有一身细密且坚韧的羽毛,鱼鳞状的,一层一层地叠压在一起,织成一件厚实的紧身羽绒服,将身体包裹得严严实实,起到藏温保暖的作用。厚厚的皮下脂肪又是上等的保暖、绝热材料。当气温非常低的时候,企鹅就把它的羽绒服收得紧紧的,挡风御寒;当气温升到零度以上时,它们就竖起羽毛,散热降温。

企鹅类大约4千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那时的它们可能会飞翔。后来,随着翅膀的逐渐退化,企鹅也就失去了飞翔的能力。如今,人们看不到会飞的企鹅可能会有些遗憾,可这是自然进化的力量,无法违背,企鹅能活到现在,其生命力足够顽强。另外,人们在考古过程中,发掘出2500万年前的企鹅化石,发现那时的企鹅要比现在的企鹅高大得多,身高约5英尺半,体重达150千克~200千克,比我们普通人还要重得多。

来到企鹅的聚居地,活像光临身披黑白羽毛的小人国。只见一只只企鹅身体直立,一对翅膀垂在身体两侧,一步三摇地走着,宛如是怡然自得的绅士!当然,企鹅性情不一,会忙着它们自己的事情,比如有的谈情说爱,不停地向异性献殷勤;有的胆小怕事,对同伴的欺辱一味躲避;有的蛮横霸道,时刻找茬;有的不务正业,偷偷摸摸。

企鹅在海鸟中种类最多,有17种之多。它们有的生活在白雪皑皑的冰天雪地之中,有的生活在温暖的亚热带地区。在华氏零下76度的寒区,它们能够适应;在华氏零上100度的亚热带地区,它们也能适应。企鹅分布的地区从南极冰区一直延伸到福尔克兰兹的绿色牧场,从新西兰树木葱茏的峡湾一直到加拉帕戈斯长满仙人掌的海边。它们对气候的适应性最强,其他鸟类没法跟它们比。

舐犊情深的企鹅

企鹅的繁殖是相当艰辛的,需要提前大半年做准备。南极是个冰雪世界,尽管也有夏季,但在夏季,仍到处漂着浮冰。企鹅成群结队地涌向大陆沿岸的海水中,捕食海中的各种有壳类小生物和鱼,以增加营养,累积脂肪。它们要努力地捕食吃,吃得越多、吃得越胖越好,这是为日后的繁殖打下基础。

来年的3月底和4月初,饱食了一个夏天的企鹅个个养得肥肥胖胖的,开始登上冰岸,排成长长的队伍,蹒跚地向着远离大海的生育点进发,雌雄企鹅结伴而行。在南极企鹅中,几乎所有的企鹅的配偶都是一生忠贞不渝。它们扭动着身体蹒跚而行,不断地鸣叫,通过声音寻找自己的伴侣,并进行交配。六个星期后,它们到达了远离大海150多千米的内陆生育点,然后静静地等待着生儿育女时刻的到来。

5月份,雌企鹅产卵的时间到来。产卵时,雄企鹅十分专注,目不转睛地盯着雌企鹅,急切地等待着企鹅蛋的出现。当雌企鹅终于生下一个大约500克重的蛋时,雄企鹅立即迅速地用弯曲的喙把蛋卷到自己的脚上,放入两腿之间的肚囊里,用那肚囊下丰满暖和的羽毛把蛋保护起来。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否则几分钟之内企鹅蛋就会被冻成一个冰团。生蛋这一过程会消耗雌企鹅大量的体力,让它们精疲力尽。生完蛋后,雌企鹅便纷纷告别雄企鹅,去大海觅食。

孵化小企鹅是雄企鹅的任务,这也算是企鹅夫妻之间的分工协作吧。雄企鹅为了让自己的子女顺利出生,用它们的肚囊紧紧地裹住蛋,生怕其掉出来。孵化过程是沉闷的,所以雄企鹅会时不时地梳理自己的羽毛,消遣一下。企鹅蛋如果在这时滚落出来,它会迅速把蛋叼起重新放到肚囊里,以防把蛋冻坏或被其他企鹅抢去。

整个孵化工作需要两个月的时间。这两个月正是冬季南极最寒冷的时期,到处一片漆黑,暴风雪肆虐。雄企鹅几乎不吃不喝,靠消耗身体积存的脂肪来度日。为了保暖,它们会挤在一起,或躲在遮挡物后面躲避风寒。经过两个月苦苦煎熬,终于迎来了小企鹅的破壳而出。当小企鹅挣扎着想要出来的时候,雄企鹅便发出轻微地呻吟,用喙把小家伙露在外面的部分推进肚囊里,让小企鹅在肚囊里暖暖和和地住上一两天。

雄企鹅在长时间的孵化过程中也消耗了很大体力,体重减轻一半,肚子空空的。当碎蛋壳从肚囊中掉出来时,饿极了的雄企鹅会立即把它吃掉。尽管雄企鹅很饿,但还需从胃中分泌出营养液来喂养小企鹅,就这样在饥饿和寒冷中煎熬着,等待着雌企鹅的到来。

我国科学家在南极阿德雷半岛上考察时发现,企鹅多是在迎风的高处做窝,这里的风雪十分大。难道它们不怕风吹吗?暴露在风雪中不怕寒冷吗?其实,企鹅在迎风处建窝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迎风处不会积留雪片,风会将雪片迅速吹走,这样企鹅蛋也就不会被雪埋掉。当猛烈的风雪横扫大地时,成千上万的企鹅眯着眼睛,瑟缩着挤在一起,用自己浓密羽毛的身体保护着腹下的小生命,这情景实在令人感动。

规整有序的队伍

直到7月,雌企鹅才在黑暗中回到了生育点。这时的雌企鹅也贮足了能量来准备哺乳小企鹅。通过彼此之间的呼唤,雌企鹅轻易地找到自己的丈夫和儿女。在几秒钟之内,小企鹅就从雄企鹅肚囊中钻进了雌企鹅的肚囊。而这时的雄企鹅可以安心离开,重回大海觅食。

雄企鹅走后,雌企鹅又担负起哺育子女的重任。它每天从胃中吐出一点食物喂小企鹅,而自己只靠自身的脂肪度日。两个月后,小企鹅能离开雌企鹅的肚囊了,此时,南极的夏季又重新回来了。雌雄企鹅们可以自由地到海里去捕食,给小企鹅带回的食物就更多了。在父母的交替喂养下,小企鹅六个月后发育得胖墩墩的,黑白相间,甚是可爱。它们都长大了,能够随父母下海捕食了,父母终于不用再那么辛苦。

企鹅是南极大陆最顽强的生存者,是南极冰原真正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