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鳄

海鳄

现代的鳄类,其远祖生活在中生代,是恐龙的近亲。估算下来,鳄类生活到现在已有上亿年的历史。不过,时间对它们影响好像不大,一亿多年以来鳄类变化不大,很有“祖风”,因此它们成了研究古代恐龙的好材料,称学家称它们为“活化石”。

现在世界上的鳄约为23种,除两种生活在淡水环境以外,其余都生活在沿海的海湾、河口一带。常见的鳄有两种,一种是“西鳄”,分布很广,在南美、中美都有。另一种是“湾鳄”,多分布在东南亚地区。鳄类最大体长可达10米以上。

与海洋哺乳类动物一样,鳄也是潜水能手,可以在海水中自由活动,甚至在海底潜伏数小时也不会被溺死。一位挪威科学工作者对鳄类进行了长期研究,认为鳄之所以能长时间潜水,是因为它能精确地调节储存在血液中氧气的消耗。每当鳄潜伏水下时,其心跳每分钟只有2~3次,血流量大大减少,此时其他器官的氧供应几乎中断,只保证脑的供应。

有位英国科学家发现了一个趣事,某些鳄类有吃石头的嗜好。其实,鳄吞石头是为了帮助消化,就像一些家禽时不时吃些砂粒、小碎石来助消化一样。尼罗河鳄就吞吃石块,有时它门为了找寻石块,不得不做长途旅行,看来不是什么石块都能下咽的。一般来说,鳄所吞食的石块约占其体重的百分之一。而那些未吞石块的鳄,其潜水能力不如已吞石块的鳄。因此,石块还起到了“压舱物”的作用,有助于潜泳。

鳄类性情凶暴,常常一动不动地伏在海湾石丛中间,待小动物走近时,突然发动袭击,将其咬住。如果有小船经过它们身边,打扰它们休息,它们也会发动主动攻击。它们的尾巴不仅是游泳工具,也是有力的武器,其奋力一击,常能把小船击翻击沉,到那时人极可能成为它们的口中餐。然而鳄类有一共同的弱点,它门的启颌肌很弱,猎鳄者常利用这个弱点,先按住它们的嘴巴,用绳子等索状物将嘴巴封住,使那满布獠牙的嘴不能张开咬人,然后设法把它们擒获。

鳄虽然很凶恶,但也是有朋友的。在非洲近海一带的鳄鱼,时常从海里爬上岸来,趴在沙滩上静静地晒太阳。这时一群千鸟喧嚣着从天而降,停落在鳄鱼的背上,兴高采烈地跳来跳去,乱踩乱啄。鳄鱼对它们的到来,显得很温顺,任由这些小东西在自己身上折腾。为什么千鸟可以冒犯不可一世的鳄鱼呢?原来鳄鱼长时间呆在水中,皮肤上寄生了数不清的小虫,使它们浑身发痒、难受,千鸟落到它们身上就是为吃小虫的。有了千鸟的义务除虫,鳄鱼没有理由发脾气将它们赶走。当皮肤上的小虫被吃得差不多时,鳄鱼还会主动张开嘴巴,让千鸟钻进去啄食寄生在它们嘴里的水蛭和嵌在牙齿缝上的肉屑。千鸟的个头只比麻雀稍大一点,在鳄鱼大嘴里行动自由,机灵敏捷,很快就将鳄鱼的口腔清洁干净。

千鸟不仅能为鳄鱼除虫,而且还是位警惕性十分强的哨兵。它们在鳄鱼背上进餐时,总是警惕地监视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一旦发觉情况不妙就立即惊飞起来,同时大声地尖叫着向感觉迟钝的鳄鱼报警。鳄鱼听到警报后,马上钻到水中隐藏起来。由于千鸟的种种好处,鳄鱼视它们为挚友。其实,这是动物界的一种简单的互惠共生现象,鳄鱼与千鸟的关系很像犀牛与犀鸟的关系。

鳄肉可食,皮可制革,做皮包、腰带等,这些鳄鱼制品颇为珍贵,受到富人的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