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气候与地理
骆少君说:“福鼎白茶特征是由其特定的气候、特定的水土、特定的品种等先天优势加之特定的传统加工工艺、特定的冲泡方法等因素所决定。”
◤云雾缭绕出好茶|林芝摄|
福鼎东面、南面濒临东海,地势南面、东南、东北低,与海平面接近。东面沙埕港蜿蜒向内陆延伸,内海湾途经沙埕、佳阳、龙安、店下、前岐、白琳、山前、桐城、桐山、点头十个乡镇。沙埕港深入境内腹地,构成具有湿地、泥滩回升侵蚀溺谷型丘陵沿岸,境内溪流受地形和气候影响,多有向心状水系特点。福鼎具有长达432.7公里的海岸线,海域面积是陆地面积的十倍。
内海与内河相连,使福鼎中东部沉浸在漫漫的水环境里,也使福鼎各乡镇的气候变化多端。海域与河流使水蒸气通过水蒸腾作用,循环反复,因而太姥山山麓时而云蒸霞蔚,时而天朗气清。太姥山与西南、西北部山区雨量较多,年均降雨量可达2300毫米,超过平原地带雨量600—700毫米。太姥山与西南、西北乡镇春夏季云雾变幻明显,茶农方言称雾为“麻露”,春季时茶山常有浓雾笼罩,能见度不到1米。福鼎西南、西北部、北部山区雨量较多,终年云雾缭绕。气温差异大,管阳、磻溪、叠石与太姥山景区内夏无酷暑,气温往往与城区相差4℃左右。
◤青山绿水有茶园| 张根柱摄|
福鼎境内河道、溪流纵横交错,生态环境优美。境内淡水资源丰富,有桐山溪、百步溪、九鲤溪、照澜溪等,水质十分优越,域内大小水库星罗棋布,有磻溪桑园水库,叠石南溪水库,点头大娥水库,白琳金堰水库等。众多水库造成各地皆有适合茶树生长的小环境。
夏季是台风的高发期,风力强度大,最高风速达34米/秒,使得太姥山主景区的植被普遍低矮,许多植物芽叶上都生长着茸毛,起到保护幼嫩芽叶的作用。茶树品种也不例外,都生长着大量的茸毛,茸毛内含物十分丰富。
福鼎地势从中部起逐渐向西北、西南、北面波状爬升。西南磻溪方向海拔大多在200—500米,高处可达1000多米,域内福鼎最高峰青龙山海拔1141米;西北管阳海拔大多在500米以上,高处可达1100多米;北面贯岭、叠石海拔在200—800米以上。太姥山核心景区在福鼎的南面,面朝晴川湾(东海),覆鼎峰最高海拔917.3米。总体山势不高,适合茶树生长。丘陵地貌特征尤其明显,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植被丰富多样,以亚热带阔叶林树种为主,为生物多样性提供保障,也为孕育丰富的茶树品种创造了条件。
土壤具有多样性的特征:太姥山花岗岩地质与大将山玄武岩地质毗邻,土壤有红壤、黄壤、紫色土和冲积土,pH酸碱度在4—6.3之间,普遍在5.0左右,质地为黏壤土,有机质含量高达1.58%—2.33%。域内除沿海地带外,大部分的土壤适合茶树生长。大自然赋予福鼎山海川岛、好山好水,以及肥沃的酸性土壤,这些都是福鼎能生长、生产优质福鼎白茶的独特基础条件。
福鼎地理坐标为北纬26°52′—27°26′,东经119°55′—120°43′。境内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自然遗产“海上仙都”太姥山和“中国最美十大海岛”之一的嵛山岛。在我国18000公里的海岸线上,福鼎的地域具有独特性,北纬27°左右的纬度,临海的独特地理环境,特殊的气候、山脉走向,以及土壤和水文条件,国内少有。受晴川湾、内海湾,以及东海、太平洋气候的影响,气候与全国其他产茶区有明显的差异。
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菜茶、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丰富的茶树基因库。国内茶树专家很早就在太姥山发现野生茶树,这些茶树品种就是菜茶。福鼎大白茶与福鼎大毫茶的遗传基因基本相同,其中稍许的基因排序差异成就了福鼎大白茶与福鼎大毫茶这两个国家级茶树良种。
◤生态清新·福鼎白茶|郑欣格摄|
菜茶品种不断遗传和变异,在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福鼎大白茶染色体基因。福鼎大毫茶的基因是由菜茶直接发生基因突变,还是由福鼎大白茶基因突变而来的,目前不得而知。但它们的一个重要的基因呈现结果就是茶树芽叶满披白毫,这是在特殊的环境、气候、土壤条件下生物体物竞天择的结果。而茶人又通过无性繁殖的方式使得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的良好性状得以保存,遗传基因代代相传。
归纳起来,福鼎特定的地理条件,就是气候温暖湿润,水资源丰富,台风频繁,雾气缭绕,多山与丘陵地貌,以及弱酸性土壤。茶树是南方嘉木,恰好适宜生长在湿润、多雾和酸性土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