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 包容性创新驱动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学习

5.1.2 包容性创新驱动脱贫地区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学习

科学、技术和创新的潜力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知识驱动的,知识驱动取决于互动学习空间的多样性和强度,互动学习空间是不同类型的行动者在寻找特定问题的解决方案时进行互动学习的模糊边界空间,为参与式问题解决、集体行动和能力建设提供机会并打破行动者在正式和非正式环境之间的障碍。知识生产者和用户任务驱动的社交网络扩展了互动学习空间,互动学习空间的性质决定了创新的方向。互动学习空间有助于跨越地理、组织或学科界限,以便更好地进行沟通、协调和互动学习,促进在不同的行动者之间建立共同愿景或共同使命。互动学习空间的构建需要支持合作规范,在内部谈判和执行这些规则,或者通过强有力的外部监督和约束并强有力地执行这些规则。前者与民主和社会包容等相关价值观相一致,后者的外部规则、监管和制裁不利于包容性发展,阻碍内部形成强有力的规范。促进包容性创新的互动学习空间可以基于当地规范制定明确的规则边界,规则应根据当地情况量身定制,利益应与投入成比例分配,利益相关者应该能够参与制定和修改规则,重点鼓励所涉及的主要行动者进行谈判,确定对资源状况和用户行为的监督。

在互动学习空间中,中介机构在建立联系和互动学习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资源匮乏的脱贫地区。中介可以被描述为在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参与者,以促进互动并提供一系列支持服务以实现创新。中介机构促进信息流动以及知识的翻译、储存和转让,明确创新需要并提供基本但不易获得的服务,包括培训、咨询服务、质量控制或供资。因此,中介机构涉及单方关系或一对多关系,以代理关系参与其间或直接参与其间,并促进学习和在系统中创建活力。在非正式环境,中介机构在将贫困社区与在当地环境中难以获取的资源联系起来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介机构在促进集体行动方面具有额外的系统性作用。比如,在农业技术推广过程中,高等院校发挥着技术人员、农民与网络的联系作用,但高等院校作为中介的地位并不明晰。

农业领域的技术创新不仅需要建立能力,还需要利用新知识和采用新的工作方式来产生有益的成果,这就需要促进知识生产者和用户之间的互动学习,以及创造有利的体制环境。通过将农民置于中心位置并强调创新和互动学习的作用,使技术实践从根深蒂固的线性方法中转移出来,重新配置合作方式和模式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互动学习空间通过互动设计解决特定的社会和/或经济问题,为知识生产者和用户建立这种能力提供机会,构成创新系统的基本单元。

包容性创新的技术学习空间可以在南阳养殖项目中充分体现出来。南阳市的镇平县位于我国划定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内,传统养殖业中的南阳黄牛是全国五大良种黄牛之一,具有体躯大、力强久、肉质细、香味浓、皮质优等特点,但是镇平县的肉牛养殖业集约化程度偏低,中小型牛场占大多数,牛场分散不统一,养殖污染是环保部门重点控制的污染之一,粪便的臭味以及污水的排放对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存在严重依赖抗生素的兽药残留问题,传统南阳黄牛养殖面临瓶颈。南阳市引进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养殖一条龙和一批机械挤奶站,安全卫生意识增强,奶制品质量明显提高。奶牛项目更多地嵌入当地社会结构中,每个参与者都能够访问所有其他参与者,农民自己承担监督和制裁责任,组织安排符合网络结构,适合于产生更公平和长期的发展成果。在奶牛项目中,农民彼此均可与企业技术人员协商,确定应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建立新的伙伴关系,根据他们通过项目获得的知识开发新的农业产业(如种植技术、包装技术、运输等),将改善养殖技术和发展新农业所需的专业知识联系起来,技术学习空间得到有效拓展。表5−1揭示了案例参与者之间互动学习的不同机会。

表5−1 南阳养殖项目的互动学习空间特征对比

续表

南阳养殖项目推动了当地南阳师范学院研究成果和实践培训机会的提升,60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多篇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包含了肉类科学领域的研究。农民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主动调整了饲养奶牛的种植结构,部分农民合作组建了运输和销售队伍,自动开展非正式的交流学习,这些举措都是包容性创新的具体尝试。但是,参与式互动学习的范围以及知识的共享是有限的,非正式环境对促进参与式互动学习和决策以及合作提出了挑战,新的农业技术学习取决于农民采用新农业技术的程度,并遵守牲畜养殖加工的条件。南阳养殖项目在当地嵌入的程度导致了质量上不同的互动学习空间,在理解用户需求和技术机会的基础上,通过专业知识产生创新,并提高了学习能力。内部和外部措施塑造了包容性程度,参与者倾向于根据他们可以贡献的资源进行判断,网络结构形状由网络嵌入的措施环境决定。

南阳养殖项目建立的交互式学习空间,打破了正式和非正式环境中参与者之间的障碍,技术推广人员和高校学者所传授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都受到高度重视。尽管农民们非常重视他们的传统知识和经验,但互动学习空间里特定的社会结构、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也促进了参与其中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合作,有利于促成包容性创新实践的开展,从而推动脱贫地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