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案例调查
运用演绎推理的方法对该包容性创新案例中涉及的能力水平和学习机制等进行分析,探索影响包容性创新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
(1)选址建厂
HHN公司于2015年在秦巴山区的河南南阳选址建厂,大部分技术专家来自总部,并负责流程设计和工艺设备采购;但涉及的非技术问题主要依赖其当地合资伙伴解决,还负责与工艺和生产相关的其他项目管理方面的工作。HHN公司与当地一家公司签约组装系统的生产设备、公用设施和包装机械,与当地人签订了一份合同来负责电缆槽、电线的安装与维护,委托一家集成商设计生产过程、提供工艺设备和包装供应设备,保持低支出和尊重投资商,通过雇用和培训主管维护人员,故障排除和维护公用设施的能力明显提升。到2015年底,工厂开始生产,共有30名员工,其中一半从事工艺和生产活动,主管负责质量控制和维护。培训是获取和分享知识的一个机会,因此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建设。2016年,HHN公司已经开始测试和生产一种全新的奶制品。这个项目导致知识和相关创新能力设备得到发展,比如需要安装管状灭菌器,消毒器和包装机作为工艺和生产组织的一部分必须进行改装。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当地的HHN公司技术团队通过开展难度不断增加的活动以及逆向工程来学习,彼此相互作用产生了创新的知识,带来创新人力资本的发展,也促使当地企业开展新业务的经验不断丰富,技能也日益得到提升。受益于互动影响,HHN公司通过与供应商合作在新技术开发方面获得了先进的技术创新能力,双方从这项技术中获益,不仅是低成本,而且是一个全新的产品。HHN公司在当地招聘了财务管理、供应链、采购管理、供应商开发、市场营销管理等人员,彼此之间致力于吸收和同化新知识,这些能力是通过外部知识获取和内部知识分享相结合而积累起来的。
(2)工艺组织
新产品开始生产之前,HHN公司设计的工艺要求先在其他工厂进行测试,组装后运到当地车间,HHN公司和集成商团队共同努力,设计和建立了一个低成本、高效的组织流程,互动学习是团队获取外部知识的过程,如发酵后必须将酸奶冷却至20℃,以使其pH值保持在4.5并防止发酵过度。这一过程消耗大量的能量,互动学习改变了现有的全行业酸奶生产工艺,是一项低成本的逆向创新。HHN公司遇到的各种挑战成为学习和能力建设的机会。通过操作学习、适应学习、实验学习、试错学习,HHN公司发展了独立降低生产不良率的能力,解决了包装自动化系统的设置问题,学会了如何在开始加工标准化牛奶前消除黏度问题,创建了冷链的开发和管理策略,增加了销售额和利润,员工通过内部培训获得了知识编纂学习能力,技术团队通过知识的吸收和同化获得了经验。
(3)产品质量
HHN公司在充分获取和吸收当地知识网络的基础上,遵循国家食品和安全标准的要求,通过添加天然甜味剂、栆糖蜜等食品添加剂对原产品进行改进,制造出符合当地人口味的酸奶,从而降低了创新的成本,促进了实现产品增量的创新。随后,HHN公司引入了杧果味酸奶、草莓味酸奶、纯蛋白酸奶等一系列优质酸奶,自主进行了新酸奶的口味测试和配方共享,开发新型袋装产品以降低生产成本并扩大消费群体,通过搜索和学习本地经验以及获取内部知识实现产品创新。HHN公司的当地分公司通过质量控制规范,并嵌入到当地的知识网络中,推动了组织创新、产品质量和安全度的提高、工艺和生产的增效,因此有助于实现HHN公司的双重性作用。
(4)地方网络
HHN公司的当地分公司自成立以来,与非政府组织、农民、地方政府机构以及其他成员建立了许多外部联系。最初,HHN公司的业务部门与当地非政府农业组织建立了联系,这些组织是个体农户牛奶供应中间人,非正规部门持续进行激烈竞争,导致牛奶危机。最终,HHN公司重新审视牛奶采购模式,发展了两种采购模式。第一种切断中间环节,让农民每天直接把牛奶卖给工厂。第二种是基于冷冻中心的概念,牛奶从收集点被送到两个冷冻中心。HHN公司创建了一个销售团队,成员主要是当地的女性,在乡村经理的领导下,设计了产品卡,培训了销售技巧,形成了一种适合电动自行车出售酸奶的模式。这些步骤被证明是成功的,并且运用到后面的招聘和管理过程中,是人力资本改进的重要方式,提高了女性的技能,普及了营养学知识。HHN公司向农民传授提高牛奶生产能力的方法方面的技术知识,帮助农民使牛奶收集过程变得更加高效,技术支持成为对农民向HHN公司出售牛奶的重要激励。HHN公司还承担了知识中介的角色,如引进牲畜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为奶农提供了低价制造奶牛饲料的方法,通过人工授精方式培育下一代奶牛,这种相互作用使农民提高了生产力,并在两年内使他们的奶牛数量翻了一番。同时,HHN公司能够扩大其农民数量,从而增加牛奶的产量和质量,提高农民管理奶牛的技能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