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人的历史教育:以孔子、老子与《春秋事语》为核心的考察》简介
《中国古人的历史教育:以孔子、老子与《春秋事语》为核心的考察》这本书是由.李 凯著创作的,《中国古人的历史教育:以孔子、老子与《春秋事语》为核心的考察》共有21章节
1
“通古察今”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
顾 问 刘家和 瞿林东 郑师渠 晁福林 主 任 杨共乐 副主任 李 帆 委 员 (按姓氏拼音排序) 安 然 陈 涛 董立河 杜水生 郭家宏 侯树...
2
序言
在北京师范大学的百余年发展历程中,历史学科始终占有重要地位。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今天的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业已成为史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首批博士学位一级学...
3
目录
目 录 “通古察今”系列丛书编辑委员会 序言 前言 一、孔子与历史教育 (一)总结夏商周三代的发展趋势 (二)“述而不作”的教学态度 (三)评论政治人物的功过是...
4
前言
历史教育是一个古老而又崭新的话题。近代尤其是二十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教育学理论不断影响中国,学者们以及广大一线教师试图结合西方理论与中国教育实践探寻一条科学的教...
5
一、孔子与历史教育
孔子作为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文化巨人,对历史教育予以高度的重视。从相当意义上说,孔子对历史演进的态度,影响了他的伦理道德思想与政治思想的高度与广度。司马迁称引孔...
6
(一)总结夏商周三代的发展趋势
众所周知,孔子的思想体系相当庞大,如子贡所说“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论语·子张》)。这句...
7
(二)“述而不作”的教学态度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语·述而》)。“老彭”二字到底指谁?是一个叫“老彭”的人,还是“老子”与“彭祖”,或者就是“彭祖”?孔子说“我老彭”,...
8
(三)评论政治人物的功过是非
孔子所处的历史时期,虽然有礼坏乐崩的现象,但是周代制度文化仍旧有极大渗透力,如钱穆先生所说“孔子生当东周之衰,贵族阶级犹未尽坏,其时所谓学者则惟礼耳”,那么孔子...
9
(四)以《春秋》教人
孔子与《春秋》的关系是中国学术史上的重大学案,孟子和一批今文经学家力主孔子作《春秋》,但也有学者尖锐地反对。司马迁称引老师董仲舒的话说:“周道衰废,孔子为鲁司寇...
10
二、老子与历史教育
老子与《道德经》在中国学术史上疑团重重。不仅《道德经》文本玄奥深邃,而且老子其人在流传过程中亦真亦幻,老子本人与《道德经》的关系更是见仁见智。自从1922年梁启...
11
(一)“小国寡民”的历史经验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明言“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故“自隐无名”可以视作其学说的显要特点。前辈学者指出,《道德经》的历史观有着很大的复古色彩,比如第...
12
(二)“受国之垢”的训诲
《道德经》中亦有不少藐视权力的文字,也带有丰富的历史经验,对当时贵族起到规箴作用。比如第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
13
(三)“善为士者”的倡导
《道德经》中多处勾勒出不少古代“隐逸”之“士”的形象。比如郭店《道德经》甲本第八、九简,今本《道德经》第十五章: 长古之善为士者,必非(微)溺(妙)玄达,深不可...
14
(四)“道”与“德”的思辨
按照司马迁所说,老聃李耳的身份,是春秋末期成周的守藏史,不是贵族中的平庸人物,更不会是无学无文的赳赳武夫,而是一个谙熟周代意识形态的博闻君子。老聃彬彬有礼,渊博...
15
(五)“礼”的批评
《道德经》批评“礼”是“忠信之薄”与“乱之首”,应当说这个“礼”是形式化的“礼”,已经违背了“礼节民心”(《礼记·乐记》)的初衷。与其说老子批评“礼”,不如说是...
16
三、《春秋事语》与历史教育
湖南省长沙市马王堆汉墓出土了大量举世瞩目的帛书文献,《春秋事语》是其中的一种,由于在墓中的保存情况不佳,它的前部损缺比较严重,后部相对完整。该书现存16章,97...
17
(一)《春秋事语》应是《左传》之前贵族教育的文献
不少专家注意到,《春秋事语》与《左传》相似,故认为《春秋事语》沿袭《左传》而来。比如裘锡圭先生鉴于《史记·十二诸侯年表》所载左丘明的传人“铎椒为楚威王傅,为王不...
18
(二)《春秋事语》应属于对贵族进行教育的“简”书
如果说《春秋事语》是《左传》之前的作品,那么它出现的意义何在?张政烺先生认为,《国语·楚语上》中申叔时主张对太子“教之‘语’,使明其德,而知先王之务用明德于民也...
19
(三)《春秋事语》的形成过程
既然《春秋事语》作为先秦的“简”书,那么它一定经历了史官的加工整理。清代学者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书教下》中,把史著分成了“记注”和“撰述”两类:“记注欲往事之不...
20
(四)《春秋事语》与先秦史官制度
战国以前,学在王官,史官有法,王章不紊。在这样的背景下,作为贵族历史教育范本的《春秋事语》自然也与史官制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也能从中体会到史官制度对贵族行...
21
参考文献
[1]李学勤主编:《春秋左传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 [2]李学勤主编:《礼记正义》,《十三经注疏(标点本)》,北京大学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