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俤君子 民之父母:战国楚竹书中的君子与社会》简介
《凯俤君子 民之父母:战国楚竹书中的君子与社会》这本书是由杨博创作的,《凯俤君子 民之父母:战国楚竹书中的君子与社会》共有23章节
1
版权信息
凯俤君子 民之父母:战国楚竹书中的君子与社会/杨博著.——北京:九州出版社,2020.7 ISBN 978-7-5108-9294-3 Ⅰ.①凯… Ⅱ.①杨… ...
2
序
《凯俤君子 民之父母:战国楚竹书中的君子与社会》一书,是杨博在其博士学位论文最后一部分“楚竹书于诸子学术与儒家政治思想研究之意义”的基础上修改增补而成的。201...
3
绪论 本书研究主旨与楚竹书文献概述
一、君子:构筑政治理想社会的坚实基石 君子,在今天是品德高絜、情趣高雅的人格象征,但其概念内涵在先秦时期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过程。“君子”一词在传世文献中最早出...
4
第一章 楚竹书所见战国早期的社会与学术图景
根据出土简牍的墓葬年代,可知楚竹书的下葬年代大都在战国中晚期,其中慈利竹书最早,在战国中期前段,长台关竹书的时代与之接近。[166]九店621号墓在战国中期后段...
5
第一节 楚竹书与战国早期社会情境
一、清华竹书《系年》与战国早期战事之频繁 《系年》中的战国叙事补充了传世文献中有关战国初年记事的缺环。《系年》记述的战国早期战事有四次,是《系年》后四章叙事之主...
6
第二节 楚竹书所见战国早期学术的历时性递嬗
随着平王东迁、天子威权下移,掌管诸家学术的“畴人子弟”流落四方,其所掌握的专门学问与技艺也由此传播到民间。此外,王朝与诸侯亦因礼崩乐坏,实力穷蹙,无法继续维持原...
7
小结
战国早期的社会与学术图景,向因文献资料稀缺而使学者望而却步。清华竹书《系年》的发现,填补了战国早期传世文献记载的空白,而《系年》与楚竹书所记的战国早期战事与诸国...
8
第二章 楚竹书中诸家讨论“母题”与学派判断标准
埋藏时段集中于公元前300年前后的战国楚竹书,使我们得以窥见多种思想交融、多元文本共生之战国学术面貌。由于出土文献在出土地域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抄写时间上存...
9
第一节 楚竹书文献不同文本的重复与差异
一、战国早期流传的多元文本 (一)商周王朝档案的传承 春秋战国时期,存在着一种文化上的公共背景资源为诸家所称引,“语”类文献的广泛流传即是明证。其中,以“诗”“...
10
第二节 楚竹书文献诸子学术的“言公”与互摄
楚竹书文献的叙述差异与重复,与诸子学说在战国时期的广泛流传关系甚大。冯友兰先生把中国哲学史分为两段,前一段是先秦,叫“子学”时代;后一段是汉代以降,叫“经学”时...
11
第三节 楚竹书所提示的先秦诸子学派的判定标准
楚竹书所揭示的学派之间(如早期儒、道)与地域之间(如齐、楚)的交流、诸家学说的“言公”与互摄等现象,均引起学界对先秦诸子学派判定标准问题的进一步考量。[457]...
12
小结
战国时期,诸子对商周王官之学的继承、私家学术的兴起、文献体裁的多样性以及诸子学说之间的改造与互摄,既构成了诸子学术兴起的文献背景,又构成了“君子”思想含蕴转化的...
13
第三章 楚竹书中的“君子”修己
任继愈先生曾就郭店楚简的内容评道:“(郭店楚)竹简的内容反映了战国中后期的社会情况。再过约百年即秦汉统一,结束了战国纷争的历史,从此中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统一的...
14
第一节 楚竹书中的天人关系
郭店竹书《穷达以时》云: 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1】[499] 《穷达以时》明确指出,唯有明了天人不同的职分,才能更好地修身进德,即“修...
15
第二节 “君子”修己的途径与德行要求
《穷达以时》强调的是君子应敦于反己。郭店竹书《语丛(一)》则肯定了人的地位。其文曰: 夫(天)生百物,人为贵。【18】[540] 《性自命出》云: 凡人虽有眚(...
16
小结
春秋战国诸子探讨“宇宙生成模式”“天命鬼神”“天人有分”等问题的根本落脚点是:在自己的地区为统一天下构画蓝图。而楚竹书不仅为“天人有分”思想提供了年代更早的文献...
17
第四章 楚竹书中的“君子”治世
楚竹书对“人”的关心,主要表现为现实政治和理想政治对于“君子”个体和伦理问题的关注。《论语·宪问》曰: 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
18
第一节 楚竹书中的君子“人伦”
上博竹书《民之父母》云: 子(夏)问于孔子:“《(诗)》曰:‘凯俤君子,民之父母。敢问何如而可谓民之父母?”【1】[589] 子夏将“君子”与“民之父母”对应,...
19
第二节 楚竹书中的君子“治世”
楚竹书“君子”政治思想对天人关系、“君子”修己、家族伦理等的关注,无不体现出“君子”对个体德行的重视以及对现实政治的关心。郭店竹书《五行》云: 有惪(德)则邦家...
20
小结
楚竹书关于“君子”与“治世”问题的讨论,均着意于君子个体的德行修养及其对家族和社会施加的影响。楚竹书对君子个体作用的强调,对君子修己、君臣德行的要求则显示出逻辑...
21
结语 楚竹书“君子”政治思想与战国秦汉社会现实之互动
战国楚竹书是目前所见出土文献中年代最早的典籍,保留了传世典籍较早的版本和较真实的面貌,许多内容亦为传世文献所不见,在证经补史、重新审视先秦学术史及思想史中一些湮...
22
参考文献
一、传世典籍与注释 (一)十三经 [清]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清嘉庆刊本,中华书局,2009。 [清]俞樾:《群经评议》,《续修四库全书·经部·群经总义类》,...
23
后记
惶恐地呈现在诸位面前的这本小书的底本,是笔者博士学位论文的最后一部分《楚竹书于诸子学术与儒家政治思想研究之意义》。2015年5月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出土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