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像的镜子:海峡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比较》简介
《呈像的镜子:海峡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比较》这本书是由李勇创作的,《呈像的镜子:海峡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比较》共有24章节
1
版权信息
呈像的镜子:海峡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比较/李勇著.——北京:九州出版社,2020.8 ISBN 978-7-5108-9356-8 Ⅰ.①呈… Ⅱ.①李… Ⅲ...
2
序言
看到李勇教授新著《呈像的镜子:海峡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比较》,眼前不禁一亮,新生代学者的关怀视野与研究范式,带来了新的思考和启示。 自《上海文学》1979年第...
3
导论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约始自鸦片战争之后,而进入20世纪以后,台湾和大陆的社会转型先后全面展开。这个过程是漫长的,也是曲折的。但对于海峡两岸而言,虽然现代化转型的具体...
4
第一章 海峡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的发生
海峡两岸转型期乡村叙事具有相同的发生背景,它们都起源于社会转型的全面加速——台湾在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大陆在改革开放之后(尤其是9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
5
第一节 共同的起点:对现代主义文学的反拨
当我们将目光对准海峡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的发展(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因社会转型而催动的“乡土文学”在这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台湾70年代、大陆90年代以来——都...
6
第二节 内在的差异:大陆“纯文学”论争与台湾“乡土文学论战”比较
虽然从发生学来看,两岸的现代主义文学批判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是实际上源于两岸社会历史文化的差异,两岸的现代主义文学批判更有内在的差异。最明显的一点,台湾文坛当时的...
7
第二章 海峡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的内在精神差异
将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放置在一起进行观察时,很容易感受到它们的一种内在精神气质的不同。这既反映在情感、观念、立场等内涵性方面,又反映在对于现实的理解和表现方面...
8
第一节 内涵差异:情感、观念、立场
在写作过程中,情感、观念、立场是创作主体最内在的部分,它们决定着写作的走向,决定着作品的精神样貌。就海峡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来看,两岸写作者所共有的,是对于转...
9
第二节 方法差异:“呈现”与“分析”
通过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以贾平凹、黄春明和陈映真为代表的两岸乡村叙事者写作的差异,主要在于他们理解现实和历史的差异,这其中既包括理解能力,也包括理解方式。如果说...
10
第三章 海峡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的艺术风貌差异
就两岸转型期乡村叙事而言,因为转型期社会现实的刺激,作家本身又身在这种现实之中,这就使得其文学创作更注重对于社会现实的直击,对于此一社会现实中的问题的呈现和思索...
11
第一节 批判现实主义:台湾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的艺术风貌
吕正惠在其90年代出版的《战后台湾文学经验》一书中这样说道:“一九七〇年前后……现代主义虽然继续存在,但已不如以前那样的笼罩一切,而二十年中备受冷落的现实主义,...
12
第二节 “无边的现实主义”:大陆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的艺术风貌
与台湾转型期乡村叙事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风格不同,大陆在新时期以来,尤其是经过了80年代对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反拨,现实主义文学的整体发展陷入了明显的低潮,及...
13
第四章 海峡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差异的原因探析:由左翼文学传统的考察入手
海峡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的差异,折射着两岸文学传统的差异。台湾作家对文学改良社会功能的重视,其所倡扬的对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关怀,其作品所彰显的理性品质、社会...
14
第一节 大陆左翼文学传统的中断与反思
我们一再提及左翼文学,那么作为耳熟能详的一个文学史概念,究竟何为左翼文学?中国的左翼文学兴起于何时,有着怎样的发展?与我们这里所讲的问题有什么关系?这些问题虽需...
15
第二节 台湾左翼文学传统的赓续与启示
相对于新时期大陆左翼文学的中断,台湾左翼文学的发展却完全相反。在台湾,因为当时封建社会、日本的殖民地这样特殊的社会历史状况,左翼文学在“五四”新文学传播到台湾后...
16
第五章 台湾“乡土文学”对大陆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的启示
经过上述比较和分析,我们能看到,相对于大陆社会转型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乡村叙事而言,台湾70年代“乡土文学”在文学姿态、叙事立场、艺术风格等方面都有...
17
第一节 思想启示:批判、忏悔与行动
首先,我们将选取贾平凹的《带灯》、乔叶的《认罪书》和陈映真的《山路》,通过这三部小说的比较,探析台湾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对大陆社会转型其乡村叙事的启示。 《带灯》...
18
第二节 艺术启示: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
纵观两岸社会转型期乡村叙事,农村在转型时代所遭遇的发展困境,农民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所承受的灵与肉的重负,乃是两岸作家共同的叙事“资源”。但是同样的叙事“资源”,在...
19
结语
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乡村小说叙事正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无论题材,还是艺术风貌,都是如此。这些变化的根源,还是在于文学所扎根的社会现实。我们惯于用“新世纪”这...
20
附录
...
21
新世纪大陆乡村小说创作年表
(2011—2020) 一、《当代》 2011年第1期——贾平凹:《古庐》(长篇) 2011年第2期——钟正林:《户口还乡》(中篇) 2011年第3期——谈歌:...
22
台湾乡村小说相关作品
陈映真:《陈映真作品集》(1—15),台北:人间出版社1988年版。 陈映真:《陈映真小说集》(1—6),台北:洪范书店2001年版。 陈映真:《陈映真全集》(...
23
参考文献
一、研究著作类 1.[法]罗曼·罗兰:《巨人三传》,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等译,上海译...
24
后记
这本书是2012年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九年前,得到项目获批立项的消息时,正忧心忡忡地在北京求医。那是刚迈入参加工作的第三个年头。转眼这些年过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