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一、研究著作类

1.[法]罗曼·罗兰:《巨人三传》,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弗洛伊德后期著作选》,林尘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年版。

3.[德]安德烈·冈德·弗兰克:《依附性积累与不发达》,高铦、高戈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版。

4.[埃及]萨米尔·阿明:《不平等的发展》,高铦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

5.[丹]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张道真等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

6.[美]菲利普·李·拉尔夫等著:《世界文明史》,赵丰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

7.[美]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赵一凡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8.[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三联书店1988年版。

9.[德]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于晓等译,三联书店1987年版。

10.[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王明毅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1.[英]弗雷德里希·奥古斯特·冯·哈耶克:《自由宪章》,杨玉生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12.[美]爱德华·W.萨义德:《知识分子论》,单德兴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13.[英]T·H.马歇尔、安东尼·吉登斯:《公民身份与社会阶级》,郭忠华等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14.[英]德里克·希特:《何谓公民身份》,郭忠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版。

15.[美]R.麦克法夸尔、费正清编:《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1966—1982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16.[美]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金吾伦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17.[捷]米兰·昆德拉:《小说的艺术》,唐晓渡译,作家出版社1992年版。

18.[意]伊塔洛·卡尔维诺:《美国讲稿》,萧天佑译,译林出版社2008年版。

19.[美]金介甫:《沈从文传》,符家钦译,时事出版社1990年版。

20.[美]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研究》,刘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版。

21.[美]马泰·卡林内斯库:《现代性的五副面孔》,顾爱彬等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22.[美]明恩溥:《中国乡村生活》,午晴、唐军译,时事出版社1998年版。

23.[俄]康·巴乌斯托夫斯基:《金蔷薇》,李时译,长江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24.[美]奥斯汀·沃伦、勒内·韦勒克:《文学理论》,刘象愚等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25.[法]米歇尔·福柯:《规训与惩罚》,刘北成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版。

26.[法]罗杰·加洛蒂:《论无边的现实主义》,吴岳添译,百花文艺出版社2008年版。

27.[法]丹纳:《艺术哲学》,傅雷译,安徽文艺出版社1998年版。

28.[德]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9.[美]伊恩·P·瓦特:《小说的兴起——笛福、理查逊、菲尔丁研究》,高原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30.[英]卡尔·波普尔:《二十世纪的教训——卡尔·波普尔访谈录》,王凌霄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31.古继堂主编:《简明台湾文学史》,时事出版社2002年版。

32.吕正惠:《战后台湾文学经验》,新地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

33.陈映真:《陈映真文选》,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年版。

34.李国鼎:《台湾经济高速发展的经验》,东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35.赵刚:《求索:陈映真的文学之路》,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版。

36.赵刚:《橙红的早星》,台北:人间出版社2013年版。

37.赵朕:《台湾与大陆小说比较论》,海峡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38.王淑秧:《海峡两岸小说论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39.杨匡汉主编:《扬子江与阿里山的对话》,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

40.朱双一:《台湾文学创作思潮简史》,九州出版社2010年版。

41.许倬云:《台湾四百年》,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42.黄俊杰:《台湾“土改”的前前后后——农复会口述历史》,九州出版社2011年版。

43.白先勇编:《现文姻缘》,台北: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版。

44.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一个学者对乡村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版。

45.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46.赵园:《地之子》,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47.严家炎:《中国现代小说流派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版。

48.陈继会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安徽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49.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50.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51.於可训:《中国当代文学概论》(第三版),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52.程光炜:《文学史二十讲》,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16年版。

53.丁帆等:《中国乡土小说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4.丁帆等:《中国大陆与台湾乡土小说比较史论》,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5.王晓明:《潜流与漩涡:论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家的创作心理障碍》,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版。

56.薛毅编:《乡土中国与文化研究》,上海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

57.路遥:《路遥文集》(五卷),陕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8.於可训主编:《小说家档案》,郑州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9.胡河清:《灵地的缅想》,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60.雷达主编:《陈忠实研究资料》,山东文艺出版社2006年版。

61.刘小枫:《拯救与逍遥》,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版。

62.李洁非:《典型文案》,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版。

63.赵遐秋:《台湾乡土文学八大家》,台海出版社1999年版。

64.尉天骢主编:《乡土文学讨论集》,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1978年版。

65.方维保:《红色意义的生成——20世纪中国左翼文学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6.洪子诚:《问题与方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年版。

67.樊洛平:《冰山底下绽放的玫瑰:杨逵和他的文学世界》,作家出版社2006年版。

二、研究文章类

1.陈晓明:《现代性与文学研究的新视野》,《文学评论》2002年第6期。

2.罗关德:《生成、繁荣与变迁——现代化进程中的大陆与台湾乡土文学》,《华文文学》2011年第3期。

3.丁帆:《作为世界性母题的“乡土小说”》,《南京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4.李陀、李静:《漫说“纯文学”——李陀访谈录》,《上海文学》2001年第3期。

5.蔡翔:《底层》,《钟山》1996年第5期。

6.汪晖:《当代中国的思想状况与现代性问题》,《文艺争鸣》1998年第6期。

7.王又平:《从“乡土”到“农村”——关于中国当代文学主导题材形成的一个发生学考察》,《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第7期。

8.温铁军:《“三农问题”:世纪末的反思》,《读书》1999年第12期。

9.於可训:《小说界的新旗号——人文现实主义》,《文学评论》1996年第2期。

10.程光炜:《小说的读法——莫言的〈白狗秋千架〉》,《文艺争鸣》2012年第8期。

11.尉天骢:《小市镇人物的困境与救赎——黄春明小说简论》,《世界华文文学论坛》1998年第4期。

12.李遇春、贾平凹:《传统暗影中的现代灵魂——贾平凹访谈录》,《小说评论》2003年第6期。

13.贾平凹、黄平:《贾平凹与新时期文学三十年》,《南方文坛》2007年第6期。

14.朱双一:《“乡土文学论战”述评》,《台湾研究集刊》1994年第4期。

15.郭家琪:《试论两岸乡土文学得失——从台湾乡土文学谈起》,《文学评论丛刊》2012年第2期。

16.吕正惠:《六十年代的台湾“现代化”文化——基于个人经验的回顾》,《华文文学》2010年第4期。

17.昌切:《先锋小说一解》,《文学评论》1994年第2期。

18.陈晓明:《先锋派之后:九十年代的文学流向及其危机》,《当代作家评论》1997年第3期。

19.李静:《先锋小说:寄生的文学》,《南方文坛》1996年第5期。

20.胡河清:《论格非、苏童、余华与术数文化》,《当代作家评论》1992年第5期。

21.张清华:《关于先锋文学答问》,《文艺争鸣》2016年第3期。

22.谢有顺:《历史时代的终结:回到当代——论先锋小说的转型》,《当代作家评论》1994年第2期。

23.周昌义:《记得当年毁路遥》,《文艺理论与批评》2007年第6期。

24.杨扬:《先锋的遁逸》,(香港)《二十一世纪》1995年6月号。

25.关杰明:《中国现代诗的困境》,(台湾)《中国时报》1972年2月28日—29日。

26.陈映真:《回顾乡土文学论战》,《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年第2期。

27.蔡翔:《何谓文学本身》,《当代作家评论》2002年第6期。

28.王晓明:《在俯瞰陈家村之前——论高晓声近年来的小说创作》,《文学评论》1986年第4期。

29.钱理群:《陈映真和“鲁迅左翼”传统》,《现代中文学刊》2010年第1期。

30.张剑:《革命文学、左翼文学概念的意义生成与辩析》,《齐鲁学刊》2012年第3期。

31.陈红旗:《中国左翼知识界的形成及其价值旨归》,《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32.解志煕:《胡风问题及左翼文学的分歧之反思——兼论胡风与鲁迅的精神传统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33.王富仁:《关于左翼文学的几个问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34.吴鵾:《台湾后乡土文学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4年第2期。

35.黎湘萍:《另类的台湾“左翼”》,《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2年第1期。

36.周晓燕:《新时期现实主义文学发展中的几个问题》,《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

37.杨春时:《现代性与中国现实主义文学思潮》,《黑龙江社会科学》2007年第4期。

38.童庆炳、陶东风:《人文关怀与历史理性的缺失——“新现实主义小说”再评价》,《文学评论》1998年第4期。

39.刘再复、林岗:《中国文学的根本性缺陷与文学的灵魂维度》,《学术月刊》2004年第8期。

三、学位论文

1.刘海军:《乡土中国的续写——论新世纪乡村叙事的审美新变》,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施战军:《中国小说的现代嬗变与类型生成研究》,山东大学2007年。

3.赵允芳:《90年代以来新乡土小说的流变》,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张懿红:《1990年代以来中国乡土小说研究》,兰州大学2006年。

5.李莉:《论现代化进程中的新时期乡族小说》,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范耀华:《论新时期以来“由乡入城”的文学叙述》,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韩文淑:《新世纪中国乡村叙事研究》,吉林大学2009年。